阅读记录

第317章 乡试规矩[2/2页]

大明伪君子 南墙的那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同时不走漏任何风声,那就没办法了,非中不可了!
     否则......就是打通某些关节,中举的机率也一样跟投色子差不多。
     在现实中,没有人能做得到非中不可,能打通一半的关节,已经超级强者了。
     按理说这套制度已经是相对公平了,可这个世界从来不公平,处处都是利害关系。
     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蛇有蛇路队蝎兜溃历次科考都是作弊的高潮。
     当然,手法虽然千变万化,仍是万变不离其宗。
     有本事有门路的当然直接从考官、监考官等处下手,想办法弄到考题,影响阅卷判卷等等。
     次一等的便买通杂役军士人等,内外交通消息,甚至找默默无闻却有实力枪手代考也是个好办法。
     没有门路的就只能发奋图强,夹带小抄这等不入流的招数了。
     没办法,这在个决定命运的端口,是个人都会绞尽脑汁的,这次乡试,保守估计应试的士子也在五六千人上下,但录取的名额就只有区区不到百人,可见其竞争之激烈、淘汰之残酷。
     因而也是怪不得参考士子八仙过海,不论是在学识还是金钱人脉上各展神通,有一分能量就发十二分的光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方唐镜才会在徐鹏举说了一句“…只要那些考官不是集体眼瞎…”的时候,陡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此时正是同考官即将选定的时间点,自己出发的时候竟然忘记了这一层,好在才出松江府半日行程,亡羊补牢,犹不为晚。
     自己虽然不能搞定十位同考官,可好歹松江府的教喻还是能搞定的。
     按规矩来,每府至少要有一位同考官,所以搞定本府教喻也就是多出了十分之一的机会。
     方唐镜立即手书一封书信交给伍捕头:
     “老伍,辛苦你一趟,将这封信以最快速度交到汪公子手里,让他务必立即去办,同时告诉她,就说她输给我的一万两银子就算是这件事的报酬。”
     老伍很少见公子如此郑重,知道事情紧急,连忙答应一声,揣了信下船便走。
     旁边的徐鹏举和刘三只以为方唐镜是答应了帮忙刘大侉子的事,见方唐镜如此火急火燎,心下感动不已,而且还自掏腰包,一万两银子扔出去眼都不多眨一下,均觉得方唐镜对待朋友果然是没得说,实在够义气,孟尝再世也不过如此了也。
     其实方唐镜是记得这次乡试题目的,也刷过了无数遍,可因为对蝴蝶效应的担忧,方唐镜深怕科举的题目亦因此而改动,所以凡是一切能增加成功率的事情都不会放过。
     六千名士子争夺一百名额,也就是百分之一点六的中举机会,而搞定一名同考官,理论上就多出了百分之十的机会,也就是有了百分之十一点六的机会,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虽然方唐镜自认为就凭自己的真才实学也能高中,也并不怕自己的试卷入不了同考官和主考官的法眼,但方唐镜一直以来都有一种深深的危机感,从自己穿越以来就不曾放下过。
     事实上经过李大宗师的事情之后,方唐镜已经能确定,这次乡试,就是李大宗师狙击自己的最佳时机,天时地利人和,全都在李大宗师一边,换了自己也没理由会放过宿敌。
     所以方唐镜必须未雨绸缪,早做安排,这次叫老伍走这一趟只能算是再添一层保险,真正的局早已设下,就在考场上才能见分晓的了。
     这也是为什么方唐镜直到临考前二十天才会赶赴南京的原因了,若是早早到了南京,自己必然成为李大宗师及其势力集火的对象。
     有徐鹏举同行,也算是路上有了护身符,不然若是由西厂护送,影响总是不好的。
     这次南京赴考对方唐镜来说,与只身入龙潭虎穴一般无二,搞不好骨头渣子都不剩。
    喜欢。
  

第317章 乡试规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