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3章 礼大于法[1/2页]

大明伪君子 南墙的那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升堂!”
     “威武!”
     至公堂上,白御史高坐主审位置,周尚书和黄公公坐在下首,王恕避嫌,并未上堂。
     堂下两侧是全副武装的军士,杀气腾腾。
     二十七名士子已经被带到偏房看押,此时听到至公堂传来的狼虎之声,不禁两股战战,膀胱发胀。
     白御史威严地咳了咳,“带人犯方唐镜!”
     审讯嫌犯先带谁后带谁是很有讲究的。
     到底是先拣软柿子捏呢还是先啃硬骨头,白御史也是经过一番细思的。
     白御史仕途虽说顺利,但做御史这行那有不湿鞋的,也曾数次被贬斥地方,对于审案工作不但不陌生,相反,当年也是颇破了些大案要案的的,每每思及以往的峥嵘岁月,也颇为得意。
     白御史年纪并不算大,今年刚刚六十,身体也倍棒,还是能老骥伏枥干过十年八年的,可因为在朝廷中站位不对,被万首辅弄到南京养老来了。
     所以白御史还是很想再干出点成绩,重返北京的工作岗位的。
     所以想了想,白御史决定先啃最硬的骨头。
     一来白御史可以说是对方唐镜充满了恶感,必欲先除之而后快。
     二来可以趁着精力旺盛的时候,一举将将对方嚣张气焰打下。
     三来可以震摄后者,连最硬的都召了,其余人等自然不在话下。
     不一会,方唐镜带到。
     “后学末生方唐镜,见过老大人。”方唐镜长揖,行的是士林后学拜见士林长辈的礼节。
     果然是不分尊卑的刁民,完全不把朝廷法度放在眼里,连跪礼都不行一个,真真好胆。这是白御史对方唐镜的第一印象。
     对于白御史来说,还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情形,自己堂堂从二品大员,无数官员在自己面前连头都不敢抬,扫一眼便能让他们瑟瑟发抖,此子竟然视若无睹。
     “大胆人犯,见了本官,竟敢不遵朝廷法度,为何不跪!”白御史只一见面就给方唐镜判了死刑,此人如此蔑视礼法,留不得也。
     朝廷确实优容读书人,在大多数场合,读书人可以见官不拜。但只是对于四品及以下的官员,对于四品之上的官员还是要跪拜的。
     方唐镜乃是最烦动辄下跪这一套的,于是微微一笑道:
     “大人教训得是,不过晚生记得洪武三十年,太祖高皇帝曾言‘考场之中唯有考官与考生,再容不下他物。
     学生乃是投考生员,并非人犯。
     生员在贡院应考,身处这至公堂上,可跪天,跪地,跪君亲师,唯独没有跪官之礼仪法规,实是千古未闻也。
     大人饱读诗书,精通律法,就不要拿学生开玩笑了!”
     这个……
     这就是“祖宗法度”了!
     三位大佬不由面面相窥,太祖他老人家有说过这话么?
     《太祖实录》你背得下?
     可不管怎么样,就算没有太祖这句话,方唐镜说的也是大义。
     国家抡材大典期间,考场就是法度最为森严,文教神圣之地。
     当然,这个法度指的是独立于平常的考试律法规定,乃是“礼法”的法,而非“律法”的法!
     这点很重要!
     考场之内除了朝廷钦定的正副主考官以及临时的各房考官之外,凡与科举无关的官员,一概不得入内,所以根本就不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所以方唐镜才说千古未闻。
     所以你白御史现在是以什么身份坐在至公堂上,是考官还是流官?
     若这里是地方衙门,方唐镜敢说这话就是找死,白大人立马将之当场打成肉泥都不冤!
     可谁让这里是贡院至公堂呢?
     你白御史坐在这里,本身就名不正言不顺,乃是违反了宗祖法度的。
     方唐镜直接拒绝下跪,严格地说起来,是在维护考场的神圣尊严,维护了“祖宗法度”,甚至可以说方唐镜若不维护便是不忠不义。
     非是方唐镜死抠文字,实在是公堂审案便如两军对垒,先手和气势都是相当重要的,这个道理白御史和方唐镜都懂,因此一见面就在这些小事上较真。
     当然,方唐镜所说的考生在考场内只跪“天地君亲师”,这条并没有明文写进科考律法之中,只是人人遵守的潜规则而已。
     白御史若是仗着官威硬要逼方唐镜下跪,甚至以这个理由打板子也是可以的,所谓官断十条路,便是如此了。
     可若是白御史当真如

第353章 礼大于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