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章 变法余波:秦国这架战车如何刹不住闸[1/2页]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上回书说到商鞅虽死,新法犹存,秦国就像上足了发条的战车,朝着称霸天下的道上一路狂奔。可老话说得好,车轱辘转太快容易崴泥,这变法带来的后劲,慢慢就显出些麻烦事儿来。咱今儿就掰扯掰扯,秦国这架战车为啥越跑越刹不住闸。
     一、军功爵制:把人变成「砍头机器」
     商鞅定的军功爵制,好比给秦国士兵心里头埋了把火。那时候上战场,别的国家士兵琢磨的是「保家卫国」,秦国兵脑子里就俩字——「人头」。《战国策》里记着个事儿:两军对阵,秦军士兵连盔甲都不穿,光着膀子拎着戈就往上冲,跟见了肉的饿狼似的。
     为啥这么玩命?砍颗脑袋能换田宅,砍两颗能免徭役,要是砍够五颗,家里还能分俩仆人。您说这哪是打仗,分明是拿命换富贵。有个小兵更绝,仗打完了怀里揣着三颗人头,见人就问:「我这能换几亩地?」
     可这么搞也有毛病。有一回打了胜仗,俩士兵为了抢一颗人头,当场就动了刀子。还有人打完仗不先救伤员,而是蹲地上数脑袋。这哪还有半分军规?活脱脱成了砍头竞赛。
     二、重农抑商:把人拴死在土地上
     商鞅变法还有一招,叫「重农抑商」。意思是种地的给好处,做生意的遭白眼。那会儿秦国的商人可惨了,出门不能坐车,穿衣服不能用绸缎,连子孙后代都不能当官。您说这谁还敢经商?
     这么干倒是让秦国粮食囤得山高,可也闹出笑话。有个卖布的小贩,挑着担子走村串户,被官府当成流民抓了。还有人想把自家产的核桃运到邻国卖,半道被没收充公。老百姓私下嘀咕:「种粮能吃饱,可总不能拿粮食换盐吃吧?」
     最要命的是,这政策把人都拴死在土地上。别的国家城里热闹,酒楼、作坊、茶馆样样齐全,秦国城里除了衙门就是粮仓,晚上天一黑,大街上连个灯笼都见不着。
     三、严刑峻法:把人逼成「惊弓之鸟」
     商鞅的法令有多严?举个例子:路上倒个垃圾,被逮

第37章 变法余波:秦国这架战车如何刹不住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