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章 大器晚成宗德艳[1/2页]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景耀元年(258 年),建业皇宫内气氛剑拔弩张。东吴皇帝孙休拍着桌子质问面前的蜀汉使者:34;你们蜀汉巴掌大的地盘,还敢在东边设防,是防备我们东吴不成?34;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双手一拱,不卑不亢地回怼:34;陛下,东吴在巴丘增兵,蜀汉在白帝城设防,不过是形势所迫,就像天冷要加衣,有什么好问的?34;满朝文武都惊掉了下巴——这老头,竟然敢当面呛皇帝!这位硬核使者,正是蜀汉最后的外交担当宗预。
     一、大器晚成:四十岁才出道的职场新人
     宗预,字德艳,荆州南阳郡安众县(今河南镇平)人。和那些年少成名的将领谋士不同,宗预四十岁前基本处于34;查无此人34;状态。直到建安十九年(214 年),刘备平定益州,宗预才在张飞手下谋了个小小的官职,负责打杂跑腿。当时同事们都觉得这大叔年纪一大把,估计就是来混口饭吃。
     谁也没想到,这个34;职场新人34;是个隐藏的王者。诸葛亮南征时,宗预负责押运粮草,别人几个月才能跑完的山路,他愣是带着队伍提前半个月送达。诸葛亮眼睛一亮:34;这人办事靠谱!34;当即提拔他为参军,从此宗预开启了逆袭之路。
     二、硬核外交:怼天怼地的谈判专家
     建兴十二年(234 年),诸葛亮病逝,东吴担心蜀汉趁机撕毁盟约,在巴丘增兵万人。蜀汉朝廷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宗预却主动请缨:34;让我去会会东吴人!34;到了建业,孙权见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使者,上来就挖坑:34;你们丞相刚去世,天子又年幼,我们增兵是为了保护你们,你们怎么不领情?34;
     宗预直接翻白眼:34;陛下,蜀汉和东吴就像唇齿相依,您增兵,我们设防,都是不用明说的道理,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34;孙权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34;好个宗德艳,比那些唯唯诺诺的使者有意思多了!34;不仅没为难他,还送了名贵的宝刀,

第44章 大器晚成宗德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