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8章 将门虎子陆幼节[1/2页]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凤凰二年(273年)深秋,武昌城头的烽火映红了陆抗苍白的脸庞。这位东吴最后的名将,强撑着病体,望着长江北岸密密麻麻的晋军营帐,剧烈咳嗽震得铠甲作响。副将递上汤药,轻声劝道:34;都督,您的病不能再拖了......34;陆抗摆了摆手,沙哑着嗓子道:34;羊祜(hù)大军压境,此乃社稷存亡之际,吾岂敢因病怠(dài)忽?34; 此刻的他或许不会想到,这场对峙不仅是军事较量,更成了两位绝世名将跨越阵营的英雄相惜。
     一、将门虎子:在阴影下成长的天才
     陆抗,字幼节,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的父亲正是火烧连营七百里的陆逊。按理说,顶着34;军神之子34;的光环,陆抗应该顺风顺水,可现实却给他泼了盆冷水。赤乌八年(245年),陆逊因卷入立嗣之争,被孙权多次责难,最终忧愤而死。年仅十八岁的陆抗,跪在父亲灵前,接过了五千部曲,也接过了陆家沉甸甸的责任。
     野史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陆抗少年时,曾与诸葛恪的儿子诸葛绰(chuò)一同读书。有一次,两人辩论兵法,诸葛绰仗着父亲位高权重,对陆抗冷嘲热讽:34;你不过是靠父亲余荫罢了!34;陆抗不慌不忙,当场推演当年夷陵之战的细节,从火攻时机到兵力部署,分析得头头是道,最后反问:34;若换作令尊,当真能胜我父?34;这番话让诸葛绰哑口无言,也让众人惊觉,陆抗绝非34;官二代34;那么简单。
     二、东兴之战:崭露头角的初战
     太元二年(252年),东兴之战爆发。这一战东吴虽然大胜,但陆抗却看到了隐患。当时丁奉率部奇袭魏军,其他将领忙着抢功劳,唯独陆抗按兵不动,反而加固营垒。有人嘲笑他胆小,陆抗却指着远处道:34;魏军虽败,但主力尚存,若此时贸然追击,恐中埋伏。34;果不其然,次日魏军反扑,多亏陆抗早有防备,才避免了损失。战后,吴主孙亮对他刮目相看:34;幼节有乃父之风!34;
     正史上记载,此战陆抗34;治军严整,赏罚分明34;,他独创的34;连环哨探法34;,能让敌军动向无所遁形。这种超前的军事理念,在当时堪称黑科技。
     三、西陵之战:军事生涯的巅峰
     凤凰元年(272年),西陵督步阐(chǎn)突然举城降晋。这一变故,犹如在东吴的长江防线撕开了一道口子。晋武帝司马炎大喜过望,派羊祜率五万大军接应,荆州刺史杨肇(zhào)率军围攻西陵。消息传来,吴主孙皓急得团团转,唯有陆抗淡定如初:34;西

第48章 将门虎子陆幼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