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元年(280年)春,长江之上战船遮天蔽日,杜预站在旗舰的甲板上,手中令旗一挥,鼓声震天。这位年近六十的儒将,望着对岸东吴的防线,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身旁将领忍不住问道:34;都督,真要以39;半渡而击39;之策破敌?34;杜预抚须大笑:34;孙武云39;攻其无备,出其不意39;,东吴以为我军不善水战,却不知今日便是他们的葬身之时!34;正是这场战役,让杜预完成了羊祜未竟的心愿,一举灭吴,也让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34;文武双绝34;传奇人物。
一、书香门第里的34;叛逆少年34;
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他出身顶级门阀京兆杜氏,祖父杜畿是曹魏名臣,父亲杜恕官至幽州刺史。按理说,这样的家庭出身,杜预该是规规矩矩走34;读书 科举 入仕34;的传统路线,可他偏偏是个34;不走寻常路34;的主。
少年杜预痴迷《左传》,整日抱着书啃,还在自家书房墙上写满批注。父亲看了直摇头:34;读些治国安邦的典籍不好吗?尽研究这些春秋旧事!34;杜预却反驳:34;《左传》乃39;相砍书39;之大成,暗藏无数兵法谋略,父亲不懂!34;更绝的是,他不仅读,还自己动手注解《左传》,写成《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这一注,就成了流传千年的经典,连后世朱熹都评价:34;杜氏《左传》注,诚为精密。34;
除了研究学问,杜预还热衷于搞发明创造。他见百姓灌溉辛苦,就设计出34;连机碓(duì)34;,利用水力舂米;觉得马车太慢,又改良出34;八牛连转之车34;,速度提升数倍。时人送他个外号34;杜武库34;,意思是他肚子里装的东西,比武器库还齐全。
二、羊祜遗策的最佳执行者
咸宁四年(278年),羊祜病重,向晋武帝司马炎举荐杜预接替自己。满朝文武都懵了:34;这杜预不是个书呆子吗?能带兵打仗?34;司马炎心里也犯嘀咕,把杜预召来问话:34;朕欲伐吴,卿有何策?34;杜预不慌不忙展开地图,从长江水文讲到东吴布防,最后掏出一卷竹简:34;此乃羊太傅留下的方略,臣已细细研读,只需稍作调整,便可施行。34;
接过都督荆州诸军事的印信后,杜预干的第一件事,就是34;打假34;。当时吴军散布谣言,说长江水势凶险,晋军必败。杜预却带着船队亲自试航,还让人在船上挂满写着34;晋军必胜34;的大旗。他对手下说:34;东吴不过虚张声势,当年赤壁之战,周瑜能破曹操,今日我军为何不能?34;
为了迷惑吴军,杜预玩起了34;心理战34;。他今天在这边练兵,明天在那边造船,搞得吴军日夜不得安宁。更损
第50章 文武双绝杜元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