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的是,曹操逃脱后,得知典韦战死,34;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34;(《三国志·魏书十八》)。他对诸将说:34;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34;(《三国演义》)虽然这是小说中的台词,但源自《三国志》中34;车驾每过,常祠以中牢34;的记载,可见曹操对典韦的感情之深。
四、恶来再世的忠勇传说
典韦的忠勇,在正史和野史中都有诸多记载。《三国志》称他34;性忠至谨重,常昼立侍终日,夜宿帐左右,稀归私寝34;(《三国志·魏书十八》),意思是他白天站着侍立一整天,夜晚睡在曹操帐外,很少回自己的住处。
野史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次曹操在梦中惊呼,典韦立刻冲进帐中,发现并无异常,却坚持守在床边直到天亮。曹操问他:34;卿何不息?34;典韦答:34;主公安,则臣安。34;(《魏晋世语》)这种忠诚,让曹操感叹:34;典韦在,吾何忧?34;
典韦的双戟也成了传奇。据说他的戟长一丈五尺(约3.45米),重八十斤(约19公斤),普通人别说使用,连举起都难。《三国演义》中,称其戟34;重八十斤34;,与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蛇矛并称34;三国三大神兵34;。
五、身后荣辱的历史印记
典韦战死后,曹操任命他的儿子典满为郎中,后来又升为司马。曹丕即位后,追封典韦为关内侯,让典满继承爵位。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感念典韦的忠勇,追谥他为壮侯,34;壮34;在谥法中意为34;威德刚武34;,恰是典韦一生的写照。
典韦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河南南阳的宛城遗址,至今有34;典韦祠34;,当地百姓传说,每当风雨之夜,还能听到典韦持戟战贼的呐喊声。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34;典韦之忠,不下于许褚,而死事尤烈。34;
六、古之恶来的永恒丰碑
典韦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如流星般耀眼。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34;许褚、典韦折冲左右,抑亦汉之樊哙也。34;(《三国志·魏书十八》)将他与西汉名将樊哙相比,可见对他的推崇。裴松之注引的《魏书》则说:34;典韦之勇,古今罕见,其忠烈可风。34;(裴松之注引《魏书》)
在三国的历史长河中,典韦以34;勇34;和34;忠34;着称。他没有显赫的战功,却以一次悲壮的牺牲,赢得了千古美名。正如后人所叹:34;逐虎过涧显神力,濮阳破敌展雄风。宛城捐躯报主恩,古之恶来留英名。34;
典韦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乱世之中,勇力和忠诚同样能书写不朽的传奇。他用生命诠释了34;士为知己者死34;的真谛,成为后世敬仰的忠勇典范。当我们回望建安二年的宛城之夜,仿佛还能看到那个手持双戟、瞋目大骂的壮汉身影,感受到那份震撼古今的忠勇之气。
喜欢。
第7章 典韦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