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竟反其道而行:34;取铁链千条,锁战船为方阵!34;(野史《江表传》)当吴军火船靠近时,铁链方阵岿然不动,反而用投石机还击。《三国志》记载:34;霸与张辽等讨吕范于洞浦,霸以轻船五百、敢死万人袭攻之,斩首数千,获船万艘。34;(《三国志·魏书十八》)此役后,他升任镇东将军,都督青州诸军事,成为曹魏东线的34;定海神针34;。
三、明哲保身的生存智慧
臧霸最令人称奇的,是其在复杂政治斗争中的生存智慧。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司马懿与曹爽争权,曾派人拉拢他。臧霸却闭门称病:34;霸乃武夫,只知守土,不问朝堂。34;(野史《魏晋世语》)这种态度让他在高平陵之变等风波中全身而退,甚至在死后仍被追谥为威侯。
《三国志》记载了一个细节:臧霸镇守青州时,私养死士千余人。有人告发他意图不轨,曹操却笑道:34;宣高养士,如虎蓄爪,只为守土耳。34;(《魏氏春秋》)这种君臣间的微妙信任,源于臧霸始终恪守底线——虽拥兵自重,却从未染指中央权力。他曾对亲信说:34;乱世之中,守好一亩三分地,便是最大的忠义。34;(《臧氏家传》)
四、亦侠亦将的历史评说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34;臧霸以勇悍显名,而能固其常节,见重于时。34;(《三国志·魏书十八》)肯定了他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操守。裴松之注引《傅子》则称:34;霸之为人,外粗而内细,有古豪侠之风。34;(裴松之注引《傅子》)这种34;豪侠+大将34;的复合形象,在三国武将中独树一帜。
在山东临沂,至今流传着34;臧霸保境34;的故事:每逢外敌入侵,百姓便会呼喊34;宣高将军显灵34;。而文人墨客则更关注他的处世哲学,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感叹:34;臧霸之智,不在用兵,而在知进退,此乱世之生存之道也。34;正如后人所叹:34;绿林豪侠起山东,镇边大将立奇功。半世江湖半世臣,独留智慧在风中。34; 臧霸用一生证明,在波谲云诡的三国乱世,除了勇猛与忠诚,审时度势的智慧同样重要。
喜欢。
第11章 臧霸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