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章 朱温篡唐建后梁[2/2页]

中国野史大甩卖 一路逆风的80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击黄巢路过汴州,朱温在城外的上源驿摆了一桌酒席,说是要犒劳李克用。李克用这人比较豪爽,加上打了胜仗,喝得酩酊大醉。朱温一看机会来了,半夜就派人去烧驿站,想把李克用弄死。
     李克用的亲兵拼死保护,加上天降大雨,李克用才趁着雨势翻墙逃了出去,只带了几个亲随。但他的三百多亲兵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全部战死。这事就是历史上着名的34;上源驿之变34;,从此朱李两家算是结下了血海深仇,这仇一直传到他们的儿子、孙子辈,打了几十年都没打完。
     光化三年(900年),唐朝的宦官韩全诲等人劫持了唐昭宗,跑到凤翔投靠了李茂贞。朱温一看,机会又来了,立刻率军攻打凤翔,把唐昭宗救了出来。这时候的朱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需要投降才能混饭吃的小将领了,他手握重兵,成了唐朝最有权势的藩镇。
     救回唐昭宗后,朱温把他带回了洛阳,但他没把皇帝当回事,反而把唐昭宗当成了傀儡。他先是杀了唐昭宗的几个儿子,又把反对他的大臣全部干掉。天佑二年(905年),朱温在滑州白马驿(今河南滑县)搞了一场大屠杀,把以裴枢为首的三十多个大臣全部杀死,扔到了黄河里,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34;白马之祸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杀完大臣,朱温觉得唐昭宗也没啥用了,就派手下蒋玄晖把唐昭宗给杀了,立了唐昭宗的儿子李柷为帝,也就是唐哀帝。这时候的唐朝,已经名存实亡了,就等着朱温什么时候想好了,把最后一层窗户纸捅破。
     天佑四年(907年),朱温觉得时机成熟了,就逼着唐哀帝禅位给自己。四月,朱温在汴州称帝,国号大梁,改元开平,史称后梁。
     当上皇帝的朱温,一开始还想好好干一番事业,他改革弊政,减轻赋税,鼓励农业生产,后梁的国力也一度有所提升。但没过多久,他就暴露了本性,变得荒淫无道。
     最离谱的是,他居然让自己的儿媳妇们轮流进宫侍寝,尤其是义子朱友文的老婆王氏,长得最漂亮,也最受朱温宠爱。朱温甚至打算把皇位传给朱友文,这可惹恼了他的亲儿子朱友珪。
     乾化二年(912年),朱友珪带着人冲进皇宫,把朱温给杀了,临死前朱温还骂道:34;你这个逆子,我就知道你会造反!34;朱友珪杀了朱温后,自己当了皇帝,但他得位不正,人心不服,没过多久就被他的弟弟朱友贞给干掉了。
     朱友贞当上皇帝后,史称梁末帝,他在位期间,后梁的国力逐渐衰落,而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则日益强大。龙德三年(923年),李存勖攻破汴州,朱友贞自杀,后梁灭亡,享国16年。
     朱温的一生,从街头混混到开国皇帝,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也充满了争议。有人说他是英雄,结束了唐朝的腐朽统治,开创了新的时代;也有人说他是奸贼,背叛黄巢,弑杀皇帝,荒淫无道,简直是无恶不作。
     其实,评价历史人物不能太简单,朱温所处的时代是五代十国,那是一个乱世,乱世出英雄,也出枭雄。朱温的成功,靠的是他的狠辣和权谋,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老实人是活不下去的。但他的失败,也在于他的残暴和荒淫,不得人心,最终导致了后梁的灭亡。
     从朱温篡唐建梁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王朝的灭亡,往往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唐朝末年,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民不聊生,就算没有朱温,也会有其他人出来推翻唐朝。而朱温,只是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手段,做了那个终结唐朝的人。
     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朱温的一生:这哥们不是个好人,但也不是个普通人,他用自己的方式,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这笔墨有点黑。
    喜欢。
  

第1章 朱温篡唐建后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