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担34;;见民夫疲惫,便命士兵唱《筑塘歌》:34;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塘成之日,稻禾满陌。34;
海塘建成后,钱镠又疏浚西湖,开凿运河。他在西湖设34;撩湖军34;(五千人专职治水),清除淤泥葑草,用挖出的泥土堆筑长堤(后世称34;钱公堤34;)。《资治通鉴》记载,工程完毕后34;西湖水镜澄明,可鉴毫发,杭人遂免水旱之苦34;。钱镠在堤上建34;望潮楼34;,亲自题写匾额:34;没了期,没了期,营基才了又仓基;不了期,不了期,春衣才了又冬衣。34;道尽治水艰辛。
钱镠治理吴越期间,推行34;保境安民34;国策。他颁布《劝农桑诏》:34;境内荒田,任民开垦,三年不税;有能种桑千株者,赐帛百匹。34;《吴越备史》载,十年间吴越34;桑麻蔽野,茧丝盈库,岁收绢帛百万匹34;。为鼓励纺织,他微服私访,见临平老妇深夜织布,问:34;王若征税,汝当如何?34;老妇答:34;钱王爱百姓,岂会重税?34;钱镠遂下令减免纺织税,民间称其34;衣被天下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发明34;警枕34;以勤政事——用圆木作枕,稍有动静即醒。《十国春秋》记载其34;每夜必巡城,闻有读书声、纺织声,必命人厚赏34;。有次巡至城南,见一寒门士子挑灯苦读,遂赐银百两,后来该生高中状元,作《夜巡诗》曰:34;武肃王来夜扣扉,青灯黄卷映光辉。34;钱镠还仿唐制设34;择能院34;,选拔士人,亲自命题考试,谓考官:34;文章需裨补时政,勿事虚华。34;
钱镠重视贸易,开辟34;海上丝绸之路34;。他在明州(今宁波)设市舶司,与日本、新罗通商,《册府元龟》记载34;吴越商船,岁至日本者三十余艘,所载丝绸、瓷器,皆为珍品34;。为保航道安全,他训练海军,在舟山群岛设34;望海营34;,使吴越成为五代时期海上强国。杭州因此成为34;东南大都会34;,时人描述34;舟车辐辏,万商云集,钱镠之功也34;。
后唐长兴三年(932年),钱镠病重,召子孙至榻前,取出唐昭宗所赐34;丹书铁券34;(免死金牌)。铁券形如覆瓦,长一尺八寸,宽一尺,《新五代史》录其铭文:34;卿恕九死,子孙三死,若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34;钱镠抚券诫曰:34;此券可保钱氏,然汝等须善事中原,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34;
他留下十条遗训,其中关键数条被刻于石碑:
1. 34;吴越与中国(中原王朝)世为婚姻,汝宜善事之,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34;
2. 34;民为邦本,汝宜轻徭薄赋,毋虐小民34;
3. 34;西湖之利,万民所仰,宜岁岁疏浚34;
4. 34;子孙若遇真主,宜速归附,毋以吴越百姓为念34;(《钱氏家乘》)
更令人称奇的是他对后事的安排。《西湖游览志》记载,钱镠指着杭州城对长子钱元瓘说:34;吾观天象,中原必统一,汝孙辈当遇真主。若宋师南下,可献地归降,保百姓平安。34;四十三年后,其孙钱俶(chù)果然遵从遗训,献吴越十三州归宋,使江南免遭战火。宋太祖赵匡胤见钱氏纳土,叹曰:34;钱氏能顺天应人,真贤王之后也!34;
钱镠死后,杭州百姓自发披麻戴孝,哭声震野。民间尊其为34;海龙王34;,建庙祭祀,传说他能呼风唤雨镇江潮。如今杭州钱王祠内,仍保存着34;钱王射潮34;木雕,生动再现当年壮举;保俶塔为钱俶纪念父亲而建,成为西湖标志性建筑。从盐贩到吴越王,钱镠用一生诠释了34;保境安民34;的治国之道,他筑的不仅是扞海塘,更是江南百姓的千年福祉。
喜欢。
第8章 钱镠筑塘保吴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