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51章 张士诚:打仗不行,坑钱第一名[1/2页]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公子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迁都的事,如果是老朱说,百官会有意见,如果是朱标说,意见会很大。
     但是如今是朱允熥说,大家屁都没放一个,站出来说的,也不是阻止他,而是告诉他,会有人搞事儿。
     而朱允熥也当即就表示,他朱允熥不怕事儿。
     谁要是想杀他,尽管来。
     但实际上,估计不会有人这么傻,干出这种事。
     因为他们必须清楚,朱允熥用他外公的话说,有神鬼莫测之能!
     这样的一个人,他能复活任何人,且一而再再而三的复活。
     那他自己,还能死了?
     朱允熥也相信,系统不会让他死!
     所以,他有恃无恐,根本不怕。
     他也要把这种态度传出去,告诉那些所谓的江浙贵族乡绅士大夫们,他朱允熥,可不是软柿子。
     于是就下令:
     “着,户部、工部、礼部、联合共商迁都北平之事,尽快定个章程呈上来。”
     三部堂官上前领命。
     朱允熥随即就摆摆手:“退朝!”
     ……
     回到了武英殿,朱元璋笑着拍拍手:
     “好啊,要想干的事,标儿要干的事,却让允熥来实行了。那番话虽然拿到台面子上,戳破窗户纸,但是痛快。
     否则,真让江浙一带的那些个权贵们,以为咱们老朱家,还忌惮他们了?”
     朱元璋坐下,继续说:
     “咱当初为什么长期不开恩科?为何开一次,也是多用北方学子?对他们优待?
     就是为了防止,朝廷都是江浙一带的人才。到时候形成一个大圈子,莫说是在民间,就是在朝堂,也能和皇权分庭抗礼了。”
     朱标笑道:“爹一直防备江南一带的官员,可偏偏,他们那儿出人才。这朝廷里,文官中,曾一大半都出自江浙啊。
     对了,以前的刘基刘夫子,能力出众,才学过人,也曾立功不少。就是因为他是浙东人,被爹防备着做大,所以连个侯爵都没给。”
     朱元璋笑骂:“你小子少在这里点咱,咱知道你敬重刘伯温,可是刘伯温此人,桀骜不驯啊。
     他眼里,汉武帝,唐太宗,才是皇帝。咱算什么?你看得起他,他未必看得起咱们。
     这就是咱说的,这位浙东夫子的高傲心气。他不能代表江浙一带的的读书人,可咱就是要灭灭他的心气。”
     朱允熥一听,扯远了,说:
     “迁都北平,这些都不是问题了。北方的人文学术被带动起来,自然就能出人才。这大明的文官,总不能就指着江浙出,”
     朱元璋竖起大拇指:“允熥有远见,朝廷需要的是人才,并不一定是江浙的人才。给北方有利,使南北平衡,此举甚好!”
     “爷爷也没必要拍我马屁,我也是跟人学的。”朱允熥笑道。
     朱元璋疑惑:“哦?跟谁学的?”
     “你不认识,他的伟大,超过所有帝王。”朱允熥说道。
     朱标已经没空听了,这一早上,折子又送来不少,他赶紧和朱元璋看起来。
     朱允熥也坐着。
     而此刻,户部!
     傅友文对张士诚说:
     “太子殿下的突然病逝,其实我们私下里,都

第251章 张士诚:打仗不行,坑钱第一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