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可以倒是可以,但是两处庄子合并,继续保留两处宅子的话,会不会不利于集中管理?”周氏问道。
     “分开管理不行吗,干嘛非要集中起来?”
     周氏一愣。
     “可以,倒是可以。可分开的话,合并两处庄子的意义就不大了呀。”
     林晓月笑了笑,“合并的意义不在于,将两个庄子并成一个,而在于减少两个庄子间的耕地,以提高庄子的隐私性。”
     “我不能日日去庄上,庄子最终主要还得交给庄上的人管理。”
     “要是硬将两处宅子并做一处,两处宅子的管事怕是都不会服对方。我也不清楚那两个管事的情况,要是选错了人,到时候怕是麻烦。”
     “所以,我想着,还不如就按先前的来。两个管事,一人管一边,相互配合,这样效果兴许更好。”
     周氏一听,点了点头。
     “你这么一说,分开管,好像确实还好些。”
     林晓月嘴角扬起。
     “既然提到这个事,嫂子,我正想问问你。周家庄和帽儿庄的两个管事,你知道多少?”
     周氏一愣。
     “周家庄的范管事,我倒是有几面之缘。至于帽儿庄那边,不了解情况。”周氏说到这里,摇了摇头。
     之前她都不知道,帽儿庄是三堂哥的产业。
     当然,更有可能是别人给三堂哥的。
     毕竟三堂哥可才来青石镇没多久。
     “那就说说这个范管事。此人如何?”
     周氏应了一声,接着才道:“这范管事,年过五旬。打我记事起,好像就在周家庄庄上做管事了。”
     “以前,我好像听爹提起过,范管事也是全家卖身为奴,来的我们周家。”
     “后来,我爹看他有些能耐。便把他安排去了庄子上,当管事。这一当,就是十几年。”
     “那范管事的家人呢?”林晓月继续问道。
     “也去庄子上了。范管事后来跟我爹开的口,把全家都安排去了庄上。”
     “哦。他们的身契随庄子的地契一起,我都给你了。”周氏补充道。
     林晓月想起当初周氏给自己的那个木匣子,点了点头。
     “全都有身契在就成,这样的人用起来,也安心。”林晓月道。
     周氏跟着点头。
     “我爹之前提过,说这个范管事,办事妥帖,为人忠诚。周家庄在他的管理下,虽说每年的产出不怎么突出,却一直很平和,庄上跟佃农们的关系不错。”
     林晓月一愣。
     周氏冲林晓月笑了笑。
     “你一定觉得奇怪,为什么我爹觉得,庄上跟佃农们需要打好关系吧。”
     林晓月点头。
     虽然她也比较赞同这种理念。
     但是在古代,佃户地位低下,指望庄子上雇他们种地为生。
     一个是剥削者,一个是被剥削者。两者可是很难和睦的。
     或者说,作为剥削者的地主,只会想着剥削佃农更多利益,可不会或者不屑为佃农考虑太多。
     “那是因为周家庄的地被我爹圈下来之后,当时,附近大部分的村民都搬走了。加上,周家庄距离青石镇也不远,上镇里找活计方便。”
     “在佃租过高的情况下,许多佃农索性就不租地了。”
     “庄上的人,能下地的又不多。还是得靠佃农帮种才能忙得过来。”
     周氏笑着望向了林晓月,“就三堂兄给你的那个帽儿庄,之前就发生过地出租不完的事。”
     “当然,帽儿庄的佃租比周家庄要高些。”
     林晓月点头,表示听明白了。
     “那周家庄,庄上跟佃农是怎么定的租契?”
     “周家庄先前用的是分成租制,比例为四六。佃农可以分走四成收获。”
     周氏望向了林晓月,“不过,之前范管事跟我爹提过,希望能改变分成租制为定额租制。也就是给每块地定额交租,多出的部分,归佃农所有。”
     “这样一来,不管是丰年还是灾年,庄上的收益都不会有变数。同时,佃农们的积极性还能更高些。”
     林晓月眼里闪过一抹波动。
     这个范管事,确实是个脑子活泛的人。
     “我接下来要种植辣椒和红薯,跟佃农们,再按照分成租制或者定额租制走,都不太适合。”毕竟,种出来的辣椒和红薯,她都没准备分出去。
     周氏点头。
     “你有什么想法?”冲林晓月问道。
     林晓月略微一沉吟。
     “如果我地不租了,直接改成雇人种地,跟佃农们结算银钱。你看这是否可行?”
     她计划的是,仿照21世纪,乡村菜场的操作模式。
     上大学前,外婆老家忽然来了一个老板,承包了一大片土地,搞了一个菜场。
     周围的农民,得空的都会去上工。
     管事的会根据实际情况,将人安排去指定的地方。
     每日记录工天之后,到每个月月底再进行结账。
     后来,外婆为了挣钱,常年都在菜场里干活儿。
     虽然工钱低,但都是相熟的乡亲们一起劳作,加上活儿不重,倒没觉得很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氏想了想,点头。
     “得了银钱也能换粮食,只要工钱合适,应该能成。”
     林晓月眼里划过一抹喜意,接着才把自己的计划跟周氏说了。
     “到时候庄上集中采购一批农具,工人们来上工,就根据实际情况,把农具分发给他们,再安排他们去对应的地点做事。”
     “统一时间进行翻地,除草,移植和采摘等,人多的话,一个庄子的地,照顾起来并不难。”
     辣椒晒成干红辣椒后,作坊这边会按照十五文一斤的价格入账。
     只要辣椒加上红薯的产出,能大于庄子上支付给工人们的工钱,她就有的赚。
     “你的意思,要指挥佃农们种地?”周氏有些惊奇。
     提出这种想法的,她妹子绝对是第一个。
     不过,妹子种的东西特殊。旁人都没有她的种植经验,由她来指导大家种地,好像还是必须的。
     “算不上什么指导,就是让工人们,按我的要求做事罢了。”
     “你这想法,我看行。不过操作起来,肯定会遇到些麻烦。”
     “明儿个去庄子上,要不,你先跟范管事聊聊。他在周家庄管了十几年的庄子,知道很多情况。”
     林晓月点头,“嗯。”
     接着眸色微动。
     “不过,没必要专门跟一个人谈。正好,三个管事我都没见过,明天先一起见

第306章 去周家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