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4章 尘封三千年的历史[2/2页]

对话古今:我打造节目,国宝有灵 木子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沿着洹河回溯,时光的另一头,在三千三百年前的某一天,迁徙的队伍从远方而来。
     他们看到了这一条大河,看到了一个森林茂密的地方。
     他们将在这里,建立一个崭新的都城。
     并在这里,传承八代十二王,延续商朝国脉。
     历时二百七十三年,后人因此也称之为殷商。
     商朝自此稳定下来,并且不在频繁的迁徙。
     在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人们,建立起了一个繁华的国都,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可以确认的,华夏最早的汉字系统。
     “作为华夏最早的成熟的成体系的汉字系统,甲骨文是一种单纯的象形文字吗?”
     “它是一字一音,还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易泽的声音出现在不断推进的画面之中,就像是一个恰当好处的旁白,补足了画面呈现不出的部分。
     同时,也带给了观众许多的思考。
     这次的问题,很明显的远比之前的更加复杂。
     许多大佬销声匿迹,至于一般的观众,更是不敢出声。
     这种很明显的已经涉及到了一定专业性的东西,三言两语之间,其实很难去解释清楚。
     画面在不断的呈现着甲骨文的图片。
     一个个刻画在甲骨上的文字,呈现在观众面前。
     他们发现,甲骨文字,不但已经能够完整地记录语言,而且,
     它已经脱离了原始文字阶段!
     也就是说,甲骨文字进入成熟,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
     “甲骨文的数量非常多,经过统计,甲骨文字单个的文字数量,已经超过四千!”
     如此多的文字,能够表达的概念,会相当的复杂。
     就好比,如果世界上只有两个数字0和1,它们彼此之间不重复的组合,只有01,10两种。
     而如果有三个数字,0.1.2,彼此之间不重复的表达就已经有01.02.10.20.12.21.012.021.102.120.201.210,达到了十二种。
     仅仅是多出了一个数字而已,所造成的表达,就多了十种。
     当数字的数量越来越多,所能够表达出的信息也就越多!
     文字同样也是如此。
     数量决定了文字所能表达出的意义,会有多么的复杂。
     两个单独的汉字,能够表达出的意义明显是有限的。
     但是四千个成熟的文字,能够表达出多么复杂的含义?
     而且,这还是在没有提及文字的词性之前,做出的假设。
     如果再加上词性,语法,能够表达出的含义,超乎人的想象。
     甲骨文,所具备的词性,相当复杂。
     现在所说的所谓名词,动词,代词,副词等等词性,全部被包含在其中。
     那么,甲骨文字是一种单纯的象形文字吗?
     并非如此。
     甲骨文字并不等同于象形文字。
     准确的说,象形字,仅仅是甲骨文字的一部分而已。
     甲骨文字之中,已经具备了指事字,会意字,最重要的是出现了形声字。
     象形文字单薄的文字含义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和文明的发展,甲骨文字在此基础上,做出的突破和创造,是非常令人惊讶的。
     《说文解字》之中,描绘古人造字,正所谓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当象形文字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之时,它的消亡就已经只是时代问题。
     而更加符合时代,能够表达出特定含义,有着更复杂功能的甲骨文字,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字书写在特殊的载体之上,在无法做到三维的创造之前,二维的世界,便是文字的栖身之所。
     而在这个二维的世界之中,古人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将人眼中所见的三维世界,通过智慧和手段,压缩到二维的世界之中,这其中的难度,不言而喻。
     在那个文字起源和发展的初始阶段,古人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对文字进行创新创造,最终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汉字文化。
     二维之间最终生成的方正,不仅仅代表了汉字的形体,还象征着古老东方独有的人文精神,烙印在三千多年的时光之中。
     一九二八年十月,在那个弥漫着战火的岁月里,安阳小屯村的考古发掘,已经拉开序幕。
     一众学者,怀着对甲骨文字的热情,带着对那段神秘历史的探究,投身进轰轰烈烈的考古大潮之中。
     而在这座埋藏了三千多年的神秘国都之中,发现了许许多多让人惊喜的东西。
     刻画在龟壳牛骨上的文字,经过三千年的岁月洗礼,再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
     这些由殷人刻划在龟甲、兽骨之上的占卜记录,是商王及贵族,与鬼神互通的信件。
     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大都刻在龟的腹甲,或者刻在牛的肩胛骨上。
     这些用以刻字的腹甲和牛骨,都经过了仔细的打磨。
     而在这些记录着占卜的卜辞之中,有一组字的破解至关重要。
     其中一个,就是“贞”字。
     很多人看到这个字,下意识的会联想起什么贞节牌坊。
     实际上,在《说文解字》之中,这个字的含义,和卜问有关。
     “贞”字出现的频率相当之高。
     而在“贞”字之前出现的文字,更是重中之重。
     那么,在“贞”字之前出现的文字,到底会是什么意思?
     有的学者认为,“贞”前面的文字,应该也是卜辞的一种,代表着占卜的含义。
     而有些学者,根据甲骨之上不少“贞”字后面内容的重复性推断,“贞”字之前出现的,应该就是具体的人名。
     即做出卜问的,是某一个人。
     即“贞人”!
     这样的人,有很多。
     他们背负着君王对占卜结果的期待,以及对未知的恐惧。
     而在甲骨文中,有一句对战争的占卜:
     己亥历贞:三族王其令追召方,及于。
     这其中的历,就是贞人的名字。
     而在所发现的甲骨文字之中,人们一共发现了128位贞人的名字。
     而发现贞人的学者,名叫董作宾。
     这在整个历史研究之中,都是极其重要的贡献。
     通过对这128位贞人的研究,学者完成了对盘庚迁都之后商朝两百多年历史的确认。
     完美的证实了《史记》上面记载着的商朝历史的正确性。
     那么,商代占卜的过程,究竟是怎样进行的呢?
     ……
     《》来源:
    喜欢。
  

第134章 尘封三千年的历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