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八章 凰鸾台上谈风月(中)[2/2页]

我在大唐搞科技 谕里鱼鳍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精力还是好事,让他发泄一下吧。
     紧接着,高力士便跟着杨国忠走了出去。
     杨国忠走到外面,面见着焦急等待过后涌上来的李功普和武飞等人,清了清嗓子,满脸神气的道:
     “陛下乏了,和贵妃一同休息去了,你们有什么问题和奏折,送到我府上去就行了。”
     “又是这样!”武飞叹了口气,心道:皇上此月已经三次闭门不见了。
     众人便在一阵嗟叹声中不欢而散了。
     杨国忠优哉游哉的闭上眼睛,差不多半柱香时间,就都散的七七八八了。
     “杨大人......”令杨国忠意外的,李功普不但没走,还一脸谄笑的凑了过来。
     “李侍郎这是作何?”杨国忠捋了捋小胡子,问道。
     “我呢,不是来面圣的。”李功普笑嘻嘻道:“所以我没走。”
     “那你是......”杨国忠抬起了一只眼的眼皮,盯着李功普手上的奏折。
     “我是来见您老人家的。”李功普笑着将面前的奏折递给杨国忠,“您受累,帮下属审批一下这个奏折。”
     “咳咳......”杨国忠故作正派,将李功普递上来的奏折拿了过来,微微打开前页,只见整个奏折没有写一个字,唯独第二页夹着一张地契。
     城北玄武门第二条街礼月坊十巷四街......
     杨国忠顿时就明白了,在那个房子的地下,会有几百两的黄金在等着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会心一笑,便把奏折揣进了自己的怀里。
     “那行吧!看你挺勤于公事的,好好干......要说最近中书省缺人.......”
     杨国忠认为,说到这,就不用再往下点了。
     果然,听到这番话的李功普大喜过望,连忙点头哈腰,“谢国舅了......”
     “不必,看你日后表现了。”
     杨国忠这“日后表现”的意思怕不就是,看李功普日后的“孝顺钱”。
     李功普当然知道这意思,他兴高采烈的笑着,又跟杨国忠告别后,才走下云梯,乘马车缓缓离去。
     杨国忠也扭过头,准备离去的时候,突然发现,面前还有一个大臣没有离去。
     “武大人?”
     没错,此时武飞也并未离去。
     “你也是......”杨国忠狐疑的试探道:“和李侍郎一样?”
     “不......”武飞摇摇头,“国舅爷,我是真的有要事要面见圣上的。”
     虽嘴上尊称杨国忠为,但武飞眼底还是充斥着对杨国忠李功普之流的不屑与瞧不上。
     “是吗?”杨国忠当然也知道武飞看不上他,但他并没有生气,反而和和气气的道:“陛下刚刚都说了,拒不接见任何人,武大人这样让我很难办啊!”
     “哼......”武飞冷哼一声,他的眼神似乎在如刀子般削向面前的“奸臣”。
     “但关中大旱现已一年有余,现在灾民遍地,路有饿殍,再不赈灾,怕是会有变动。”
     武飞忧心忡忡道。
     “皇上不是前些日子在礼部的陪同下,亲临泰山祈雨吗?怎么还是大旱?”杨国忠疑惑道。
     祈雨这玩意听听也就算了,不会真有人当真吧......
     武飞心里已然不知道骂了杨国忠多少句了,但他还是耐下性子道:
     “祈雨之事,还在老天爷是否愿意为陛下的心怀苍生降下福泽,实话说,尽人事,听天命。
     我们不能只听天命,而不去尽人事吧?”
    喜欢。
  

第四十八章 凰鸾台上谈风月(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