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章 十世之仇,犹可报也![2/2页]

我的蒸汽大明 顾屈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报!岂能媾和!”
     坐于中央的那个小孩一身锦衣,贵气十足,但是站起身来回答的话语,却杀气腾腾!
     但是教书先生却对他的回答非常满意,抚掌大笑道:“然也!”
     “十世之仇,犹可报也!”
     “先君之耻,犹今君之耻,此乃国仇,百世亦可复也!”
     “嚯!”彭克看向教书先生的眼神充满认同与赞赏。
     好家伙,这是位治公羊学派的学者啊!
     这个教书先生说的话,出自《公羊传·庄公四年》,乃是公羊子与孔子的对话。
     《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作者为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是儒家经典之一。
     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可以理解为是一本对孔子所着《春秋》的一本释解着作。
     西汉初年,一度成为当时的显学之一,被胡毋生发扬光大。
     此世因为华夏大地历代王朝都在不停地与北蛮,南蛮,西戎作战,这种大复仇主义的学派,并没有像前世那样,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他那套“天人感应”的儒学后衰弱式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甚至在此世的各不同派别儒学中,公羊学派经过最近几十年的不断壮大后,渐渐有成为当世显学之一的样子。
     毕竟“十世之仇,犹可报也!”的价值观,还是很能让刚经历过故宋国破山河血泪史的民众认可与接受。
     这句原本只是《公羊春秋》中很普通的一句对话,也在近几十年公羊学派的名仕口中,成为了公羊学说的主要思想!
     往上数三代,谁家里没人被北蛮杀害过啊?
     此仇,不可不报也!
     抱着这么一个认同感,不少书生都投身了公羊学派的怀抱,儒家也借着公羊学派的壳子,再度兴起,与宿敌墨家,墨家的同盟兵家,并称当世三大显学!
     “奇怪,老二都已经启蒙完了,父亲怎么还找来个儒家的人来给老二当老师啊,虽然说是公羊学派的,但是说到底还是儒家那套啊,我们家可是世勋武将,应该找个兵家的先生才对啊!”
     不过彭克还是有些感到莫名其妙,他们家怀宁侯府可是大名鼎鼎的武将世家,咋下一代的培育往儒学方面发展了,这是要培养个状元?
     一直站在彭克身后的阿虎嘴角抽了抽,犹豫了一下后,还是出声提醒道:“世子,您才是怀宁侯世子,二公子非嫡出,不可奉家庙!”
     阿虎非常无语。
     自家世子啥都好,就是有的时候怎么老是会在一些常识问题上闹笑话。
     侯爷的儿子也是有区别的。
     世子作为正统继承人,自然要作为培养重心,家里的主要立身之学,都要让世子来继承,并且早早给他铺路,以后侯爷过世了,世子就自动成为一家之长,继承爵位。
     而其他的嫡亲次子等和庶出诸子,自然没有这些特权了,以后也没爵位继承,而且侯爷在军方的人脉都得全力向世子倾斜,争取让世子继承家业。
     不可能再分出来资源给另一个儿子铺路,这不是给自家找不痛快嘛?
     二公子选择学文从政,以后自己打拼,这才是贵族家庭正常的情况啊!
     彭克一拍脑门,尬笑了一声,作为一个现代人,他还是对这种古典嫡庶制度天然有些排斥,平常也不会多想这一块的事情,一时间没转过脑筋来。
     自家那个老爷子,还真的是为他扫平了一切继承障碍啊,连老二都不打算让他从军了,就这么看好自己嘛?
     彭克刚想着呢,一道大步流星的脚步声,与浑厚而又中气十足的声音,就从远到近传来。
     “我滴大儿啊,你可算是回来了!”
     “这可是你第一次离京出远门,路上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吧,吃住还习惯吗,休息的好不好?”
     “爹可担心死了!”
    喜欢。
  

第4章 十世之仇,犹可报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