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哪是要求,这根本就是奖励!
     秦晔心中一烫,又凑了上去……
     十月底。
     秦晔倚在亭中的软榻上,手中握着一卷奏折,却迟迟未翻动一页。
     他的目光落在身侧正低头翻阅书册的池越身上,眸色微深。
     池越今日穿了一袭素色长衫,衣袂间绣着几枝淡青竹纹,衬得身形清瘦挺拔。
     他微微垂首,修长的手指轻轻翻动书页,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神情专注而安静。
     秦晔看得有些出神。
     他想要池越的名字与自己一起刻在青史之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他规划好了上升之路,可池越似乎并不在意。
     “阿越。”秦晔忽然开口,嗓音低沉。
     池越闻声抬头,眼中带着询问:“伯珣?”
     秦晔放下奏折,指尖轻轻敲击案面:“朕今日翻阅史册,见历代名臣良将,皆因功绩留名后世。”
     他顿了顿,“你既不愿科举入仕,又不想领兵建功,那日后史书之上,朕与你……该如何并提?”
     池越闻言,唇角微扬,合上书册,语气轻缓:“陛下,其实名垂千古的最快途径,不是做官,也不是建功立业。”
     秦晔挑眉:“哦?那是什么?”
     “是写诗,和治水。”
     “……”
     秦晔眯了眯眼,显然对这个答案不甚满意:“写诗?治水?”
     池越笑了笑,指尖轻轻点了点案上的书册:“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秦晔轻哼一声:“诗仙诗圣,千年才出一个。”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池越笑了一声,“譬如乐师李龟年,以诗留名之人,也未必需要自己写诗。”
     秦晔不语,眸色渐深。
     池越接着道:“上古圣王,尧舜禹汤,功业何其盛大?可如今寻常百姓能说出的,不过是大禹治水罢了。”
     他顿了顿,“其余圣王,谁又在乎他们的功绩和生平呢?”
     秦晔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后世传颂至今,尧舜禅让、商汤伐桀,虽为圣王之举,却不如39;疏导九河39;的故事深入人心。”
     池越望着他,忽然想起上个世界一起去蜀地旅游时,曾在路边的一个无名公园里,看到石壁上刻着李冰修筑都江堰的事迹。
     大一统的秦朝二世而亡,秦置郡县三十六,那些郡守的名姓全都淹没在了历史长河里。
     唯有李冰,被人铭记了两千年。
     秦晔不语,目光落在池越清亮的眸子上。
     治水?
     他下意识皱眉。
     治水又苦又累又危险,若是只为了他的私心,他是不愿池越去的。
     可如果他真的想去做……
     秦晔眸色微暗。
     他不让他去,又会不会违背了他的意愿,让他不开心?
     池越似乎看出他的犹豫,忽然轻笑一声:“陛下。”
     “嗯?”
     “你喜欢你和我的名字放在一起,便要在位时间长一点,功绩多一点。”池越嗓音温润,“到时候人们提起你,便会爱屋及乌提起我。”
     秦晔盯着他,只觉得胸口发烫。
     ——他在乎的从来不是青史留名,而是池越的心意。
     他沉默片刻,忽然灵活调整了自己的底线。
     ——比起池越离开他那么长时间,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去治水或领兵。
     他突然觉得名留青史好像也不是那么重要。
     “阿越。”他嗓音低哑,“你是怎么想的?”
     池越望着他,眼中笑意浅浅:“陛下关心则乱。”
     “……”
     “最近几年并无水患,水利之事,只需每年派人检修堤坝,疏通河道。多在上游植树,减少水土流失。”
     池越语气轻松,“我也不是这方面的专才,哪里就需要我上去添乱了?”
     秦晔这才彻底放心,紧绷的肩线微微松懈下来。
     池越看着他,忽然倾身向前,轻轻在他唇上亲了一下,笑道:“陛下不必忧心,臣哪儿也不去。”
     秦晔呼吸一滞,随即伸手扣住他的后颈,将人拉近,嗓音低哑:“……你就哄我吧。”
     池越任由他扣着,眼中笑意不减。
    喜欢。
  

第12章 青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