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秦意入朝的第一年,从刑部开始,她在池越的指点下创立了刑部要案审议制度,提出了证据与口供必须互相印证的要求。
     她亲审一桩34;弑父案34;,发现所谓34;凶器34;刀刃与伤口不符。
     死者伤口由上而下,而所谓34;凶器34;却是短刃,根本造不成那样的劈砍伤。
     最后当堂释放关押三年的犯人。
     命太医署与大理寺仵作编写《验尸格》,图文详解各类伤口的区别,发至州县。
     着人修订刊行了《洗冤集录》《折狱龟鉴》之类的书籍,要求刑部和地方审案的官员必须熟读。
     提拔寒门出身的仵作之子何明为刑部主事,因其办案时思维灵活、逻辑缜密,且不惧权贵,一心追寻真相。
     第三年,秦意被任命为京兆府尹,兴讼决狱,明断是非,有青天之美名。
     豪族犯事,秦意命人当街拆了郑家违建的酒楼。
     “《营缮令》写得明明白白。”她指着废墟上的百姓,“他们的祖屋被强占时,郑大人可曾讲过情面?”
     东郊农妇李王氏跪在衙门口,举着刚领回的田契嚎啕:“青天大老爷啊!”
     她家男人被郑氏家奴打死时,前任府尹只判了34;赔银十两34;。
     落在秦意手里也是同样按律处置,同僚暗示“郑氏与太后母族有亲”,她反问:“大人是要本宫学汉桓帝,为外戚屈法?”
     第五年,秦意拥有了自己的封地,鄠州沃土千里,丰饶富足,昭阳公主独享一州之赋税,当地军政之事皆由她一言而决。
     当地官员原打算在鄠州赋税上做手脚,谁知秦意是带着数十人的属官团队和一千御林军就藩,到任三天就查出历年亏空。
   

第23章 参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