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秦  王权
     “齐字有平等之意,古代的齐国封地在今天山东一带。”老师用教鞭指着地图,
     “春秋时期管仲因经济改革之功被封齐侯。池越建立天工院、主持商税改革,贡献都在技术和经济方面,按理说封39;齐侯39;最合适。”
     “那为什么要改为39;秦侯39;呢?”老师环视教室,“池越祖籍在北地,与秦国毫无渊源。提到39;秦39;这个封号,你们首先想到谁?”
     “秦始皇!”
     34;秦王李世民!34;
     几个学生异口同声。
     老师赞许地点头,“纵观池越一生,他只带过一次兵,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并无突出建树,显然与这个封号不适配。”
     他压低声音,“所以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个封号纯粹是出于秦晔的私心。”
     PPT切换,黑体加粗显示着着名历史学家的论断:
     「妻者齐也,秦者君也」
     全班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老师强忍笑意解释道:“39;齐39;在古礼中有39;正妻39;之意,秦晔不用39;齐侯39;而选39;秦侯39;,相当于......”
     “以我之姓,冠你之名!”几个女生激动地接话,教室里瞬间沸腾了。
     “还有一些其他的证据可以佐证。”老师神秘地压低声音,手指在平板上快速滑动,“池越与秦晔晚年隐居江南时,曾亲自设计建造了一座园林,取名39;同舟苑39;——”
     他故意停顿,等学生们都竖起耳朵才继续,“取39;风雨同舟39;之意。”
     投影仪上浮现出一幅古画复原图,亭台楼阁掩映在江南烟雨中。
     底下立即响起一片“哇!”的惊叹声。
     “据《吴郡志》记载,”老师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狡黠的光,“同舟苑的建造,从选材到施工,两人全程参与,连假山石都是亲自挑选的。可惜这座见证历史的园林后来毁于战火。”
     “这不就是神仙眷侣退休生活嘛!”一个女生忍不住小声感叹。
     老师忍俊不禁:“他们未曾公开,但也未曾否认,两个人终身未婚,却始终相伴左右。所以现代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两位的关系......”
     他意味深长地拖长音调,“恐怕超出了普通君臣的范畴。”
     说着,他调出一份泛黄的档案:“这是《更漏吏夜值记录》的残卷——39;初七夜,秦侯越宿于御寝,五更方出。39;”
     教室里顿时炸开锅。老师连忙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注意,这段记录发生在秦晔南巡期间。”
     他狡黠地补充,“而且不是孤证,类似记载有七处之多。”
     画面切换成民间《南游杂记》的插图:
     “帝与越共乘竹筏顺流而下,帝吹笛,越舞剑,两岸桃花纷落如雨。有老渔夫见之,疑遇谪仙。”
     “但官方史书是这么写的。”老师放出正史记载:
     “帝出巡,察吏治、修水利,所过之处百姓箪食壶浆。”
     “噗——”后排男生拍桌大笑,“什么体察民情!分明是公款度蜜月!”
     老师笑着放出最新考古发现:“去年洛阳出土的私人文书中,有封池越写给女帝的信特别有趣。”
     投影上显现出清隽的字迹:
     39;伯珣近日嗜甜,然牙疾又犯,吾当藏其蜜饯。39;
     他重点圈出落款:“看这里——39;兄越嘱39;。”
     全班集体愣住三秒,随即爆发出更大的骚动。
     “池越既是女帝的老师,又自称39;兄39;。”老师挑眉,“这个称呼很值得玩味啊。”
     学生A激动地站起来:“这不明摆着是家属身份嘛!”
     学生B疯狂点头:“6啊6啊!”
     学生C捂着脸:“救命,这也太甜了吧!肯定见过家长了!”
     下课铃响起。
     老师最后总结道:
     “景和盛世的辉煌,正是这三人的完美配合——秦晔的放权,池越的创新,女帝的魄力,缺一不可。”
     他眨眨眼,收拾教案的动作突然一顿:“至于那两位的关系嘛......”
     “懂得都懂!”全班异口同声地接话。
     教室后排突然传来一声大喊:“老师!他们是不是合葬了?”
     老师背对着学生,嘴角微微上扬:“正史记载,承天帝并未入葬帝陵。”
     他转身时眼里带着温柔的笑意,“或许......他们真的永远留在了江南。”
     【课后·校园论坛】
     标题:历史组今天磕疯了!承天帝×秦侯石锤合集!
     热评1:天工院是嫁妆,新政是聘礼,女帝是CP粉头(确信
     热评2:考古队快去找同舟苑遗址啊!我要看陛下给侯爷种的花园!
     热评3:同人女狂喜!《关于我嗑的CP被写进教科书这件事》
     热评4:建议下次团建去江南,四舍五入就是给祖师爷上坟(bushi
    喜欢。
  

第26章 后世番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