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79章 文明定义的永恒[1/2页]

踏星巡天 休闲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由于昆仑墟地脉的剧变,直接冲击了以其为根基、抽取并转化其能量的“瞒天过海”大阵。
     阵法核心承受了远超设计负荷的冲击,导致能量回路紊乱,那些本应完美隐藏、稳定运行的核心节点因过载和结构不稳而被迫显形、闪烁不定。
     此时,整个大阵的根基都在动摇。
     昆仑山外围·死亡谷。
     诺查丹玛斯苍老的手指悬停在《诸世纪》手稿上,羽毛笔尖滴落的墨汁在羊皮纸上晕开成瞳孔形状。
     他灰蓝色的眼睛倒映着远处闪烁的大阵,瞳孔里却浮现出比肉眼所见多三倍的破绽节点。
     “记录第144处灵力湍流。”他对身后十二名黑袍记录者说,声音像砂纸摩擦般沙哑,“当九州鼎全部显形时,就是大阵最脆弱的……”
     突然闭口。
     这名预言家中的至强者震惊地看到手稿上,未干的墨迹竟自行游走,组成一行陌生的甲骨文——
     那分明是《连山》卦象中最凶险的“天倾西北”之兆。
     长安门地宫。
     幽燕井喷涌的星辉突然凝滞,井底传来一声震撼灵魂的龙吟。
     那些原始符文如活物般游动,竟在虚空中组成一条首尾相衔的龙形——正是大夏龙脉最本源的形态。
     昆仑墟·瞒天过海大阵。
     整座山脉突然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无形之幕上裂开三百六十道金色裂隙。
     每道裂隙中都浮现出一座都城虚影——
     长安的朱雀大街、洛阳的应天门、开封的州桥明月……这些曾作为九州鼎安放之地的古都,此刻正通过龙脉与幽燕井产生共鸣。
     帝都。
     整条中轴线突然亮起刺目金光。
     自长安门开始,正阳门箭楼、承天门金水桥、万岁峰万春亭……所有古建筑虚影层层叠现,竟在虚空中有序重组——
     正阳门瓮城的轮廓化作“天一”之位,承天门前的蟠龙天柱组成“地六”之形,紫禁城角楼连成“天七”轨迹.……
     当万岁峰上的绮望楼最终落位时,整条中轴线赫然化作立体的《河图》大阵。
     昆仑大阵外,诺查丹玛斯的《诸世纪》突然自燃。
     老预言家惊恐地看着火焰中浮现的立体河图,那些他刚才记录的破绽节点,此刻正在被源源不断涌现的新生文明力量填补。
     “不可能……”他干枯的手指抓向虚空,“器物可毁,记忆……永恒?”
     指痕之下,浮现出一首从未见过的预言诗:
     “当青铜碎于蛮神之爪,
     井水将唤醒大地的记忆。
     不是器物承载文明,
     而是文明定义永恒。”
     地宫中,幽燕井的星辉突然暴涨。
     井水倒映出的不再是当下破碎的豫州鼎,而是历代修复、重铸、迁徙的九鼎影像——
     从夏禹初铸到楚庄王问鼎,从秦皇迁鼎到宋徽宗重铸……无数时空中的鼎影在此刻重叠。
     姜子牙颤抖着触摸空中流转的星辉:“真正的锚点,是刻在砖石

第379章 文明定义的永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