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章 定局[1/2页]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云集汝州的地方州县官吏,很快就感受到了新衙门带来的不同之处。最明确的一点,他们跟“星汉银行”以及武汉诸行业龙头的谈判,每一个成文落在纸上的字,都是有交通总局或者说路政总署这个衙门来背书。
     而交通总局或者说路政总署的背后,不是什么省部,而是帝国的最高权力。
     圣人言出法随,在国朝体制中,当圣人的想要赖账,其成本也是最高的。当然,真要是想要赖账,短期内也的确无人可以制约。
     但放大到一段时期内来看,那么最低也是“罪己诏”,最高嘛……杨广死了也没多少年。
     大业年间武装讨债的高门寒门庶民,那是数也数不清。
     “这杜相公的官署,名称还未定下来?”
     “事涉责权,油水大得很,一字之差,你可知道说不定就是百几十万贯上下?这如何敢轻松定夺?必是要锱铢必较的。”
     叫“交通总局”,那只要是涉及到“交通”,就能伸手。叫“路政总署”,那显然只要是有路的地方,都能划拉一下。
     说到底,这年头除了陆路,还有水路。
     水上交通就不是交通?远海贸易的海路又怎么算?
     发散思维出去的话,新衙门的管理范围,那是相当的巨大,由不得不挣扎一下。虽说这种挣扎,本来也就是“一家人”的分饼大业。
     “武汉那边,似是交通总署?”
     “武汉是便宜行事,各官署并未定制,多是府内差遣。朝廷编制之本官,和差遣无甚关系。”
     “说起来,武汉看似制度繁复,实则制度无甚定数。灵活多变,独此一家啊。”
     梁县官吏扎堆的地方,此时到处都在议论,思维都在飞快地发散。想法碰撞之后,官吏们的思考方式,也不得不进行适应改变。
     在刑部组织人手调查张德在梁县遭受刺杀的当口,朝廷的正式公文开始下发,新部门的名字彻底确定。
     马周的相印在上面盖了章,弘文阁的大佬们也跟着署名,连刚上位的“警相”秦琼,也在上面签了字。
     为此事背书的中央大佬十分齐全,代表了整个帝国高层的共同认识。
     “来了来了来了!朝廷公文已经下达!”
     “甚么公文?”
     “名字定下来了!”
     “甚么名……是‘交通总局还是‘路政总署?!”
     “交通总局!”
     “如此说来……”
     “还没完!还没完!马相公还提拟交通总局试行一段时期之后,便更名为交通部!”
     “甚……甚么?!”
     在梁县的地方官僚消息远没有京官灵通,虽说汝州距离洛阳也就是一脚路。不过京中官吏,已经在猜测第八部是警察部还是交通部。
     甚至有的搏戏场所,已经在关扑博彩这第八部是哪个,赔率还相当的不错。
     不过底层最早确定是交通部的,却是将作监的小吏们,因为交通部的腰牌、印鉴之类,都要立刻着手定制。
     所以外界在传得沸沸扬扬的当口,将作监已经知道了结果。
     实际上开出第八部是警察部和交通部这个投注博彩口的东主,就是将作监的吏员们。
     略作引导,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如此说来,杜相公就是杜尚书了?”
     “设不设尚书,还不好说,不过现在也就是个名头。警察卫大将军翼国公老大人,不也是警察总监么?”
     至于教育部总理大臣……那更是跟尚书不搭界了,也没见孔总理不爽啊。
     “连增二部,这朝臣怕是越来越多。”
     “总是要增的,只是换个名头。”
     有的老油条看得很清楚,除非皇帝春秋鼎盛,办公能力超强,那部门少一点就少一点,权力攥在手里就行。但现在皇帝身体不行,皇后又是半路出家的执政,在保证权柄的同时,肯定要分散底下的权力分配,这样才能剧中调停,依然是老大中的老大。
     新增教育部、交通部是为权力服务,改制弘文阁也是为权力服务,马周成为点头相公,也只是皇权的现实需要。
     至于说马周通过自己的能力,依然能实现一点“相权”,只不过马周的业务水平高,加上在帝国内部也颇有人脉,而且还获得了女圣陛下的信任。
     提拟交通总局以后更迭为交通部,不管将来交通部如何,都要记马周一份人情。
     虽说对帝国高层来说,这本来就是注定的事情。
     但举手之劳也是劳,这倒是无可辩驳的。
     梁县城中沸沸

第五十章 定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