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0章 中东新格局和战略大坑[2/2页]

崛起中东:从推叙利亚内战开始 深蓝之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重新掌权的巴列维觉得,只要按时缴纳保护费,维护好自己同爸爸和爷爷的关系。
     那就可以高枕无忧的统治德黑兰。
     这样的结果就是,巴列维彻底放飞自我,再也不顾及民意和民生。
     这种放飞自我的统治,是非常可怕的。
     在这之后,德黑兰民众对于助纣为虐的华盛顿政府,恨到了骨头里。
     他们觉得华盛顿嘴上喊着民主,实际上罔顾民主。
     为了掠夺德黑兰,不惜维持暴虐的巴列维王朝。
     在这之后,巴列维王朝的倒行逆施,背锅的实际上都是华盛顿政府。
     忍无可忍的德黑兰民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
     他们在打翻了巴列维王朝后,矛头直指华盛顿政府。
     随后,德黑兰爆发了人质事件。让华盛顿政府和德黑兰政府的关系,彻底走入了死角。
     而霍梅尼上台后,提出了令人震惊的‘两个不要。
     彻底的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
     “两个不要”,就是不要东方‘社会,也不要西方‘自由,只要伊斯兰革命。
     这就非常可怕了。
     在冷战背景下,霍梅尼的纲领,等于树立了一个第三极。
     这可比卡上校的输出五流氓,可怕多了。
     尤其是输出伊斯兰革命,彻底的扰乱了中东地缘政治格局。
     原本三国还能维持面平衡,各自过日子。
     但霍梅尼的输出伊斯兰革命,直接踹在两国的腰眼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沙特的什叶派人数不多,也就百分之十。
     但这百分之十,可都是集中在产油大省,东方省。
     霍梅尼的输出伊斯兰革命,直接造成了东方省起义。
     而伊拉克,什叶派占据百分之五十,但当时执政的却是逊尼派的复兴党。
     霍梅尼的伊斯兰革命,直接摆出一副踹翻两国的架势,直接引爆了两伊战争。
     基于德黑兰政府的历史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
     华盛顿政府只能在沙特和德黑兰之间二选一。
     正是因为德黑兰政府的意识形态问题,历代的二哥,总是有意识的保住德黑兰政府。
     尤其是华盛顿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集齐了两国卡片后,保德黑兰政府的意识形态不被推翻,维持一个二选一的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
     只有这样,才能不让华盛顿集齐三国卡片,形成控制整个中东的战略基本盘。
     而路明麾下的库尔德武装崛起,已经把中东的战略基本盘彻底打翻。
     库尔德武装横跨三国,相当于一个全新的中东战略棋局。
     华盛顿政府对库尔德政府的看法,就是把这个团体看做是老二和老三联手掀桌子的行为。
     所以华盛顿政府才反复出现战略摇摆。
     对于上桌子的棋手来说,棋子不管是谁创造的,都是共用的。
     今天你可以用,明天我也可以用。
     在这个棋局上,华盛顿政府想限制库尔德武装,选择是非常少的。
     德黑兰基于历史和意识形态问题,不能选择。
     如果选择了,必然和沙特离心离德。
     那么,这个问题就简单了。
     在库尔德打残了土耳其之后,唯一能限制库尔德人的只有拉卡政府。
     华盛顿政府想要限制库尔德政府继续膨胀,只能咬牙和拉卡政府合作。
     用拉卡政府,形成两伊格局。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两个政权发生一场像两伊战争一样同归于尽战斗。
     而华盛顿政府面临的战略选择,正是路明分家的目的。
     他已经在战略上,挖好了大坑。
     坐等华盛顿政府,去跳。
    喜欢。
  

第350章 中东新格局和战略大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