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0章 必须得挣回这个面子[1/2页]

一生只求半称心 篱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洪桥镇一共有两个初中,钟晚晴她们上初中时的一中,和钟昊宸上过的二中。
     一中在洪桥镇上,二中则是在聂圩集不远处。
     一直以来,全镇的初中老师都是尽着一中挑。
     洪桥村下属的三个自然村的学生,还有镇上一些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子弟,采取的是就近升学的原则,全部进入一中上学。
     然后给全镇其他村的小学毕业生,画了一条分数线。
     不属于洪桥镇一中招生范围的学生,达到一中规定的分数线的,就去一中上学。分数线以下的,就去二中上。
     然而分数线很高,能进入分数线的,一个自然村也就一两个人。
     有的教学成绩差的村小学,年年光头。
     全镇最好的师资和生源,就这样全部归了一中。
     一中和二中,就相当于大城市里的快班和慢班,也称为重点班和普通班。
     洪桥镇每年初中的升学率,和县里举办的各种类型的竞赛比赛,毫无疑问都是一中独揽。
     二中就像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孩子,任其自生自灭。
     不仅老师不想在那里任教,有点上进心的学生,也都央求父母,托关系找人走后门,转到一中去上学。
     年年如此,恶性循环。
     二中就成了学混子的天堂。
     很多不属于一中升学范围、又挂不上分数线的小学毕业生,父母又不想让他们在二中混日子。
     于是每年暑假过后的开学季,但凡和一中的老师有点沾亲带故关系的,都会挤破了脑袋,把学生往一中里塞。
     葛庄村离洪桥镇八里地,当然不属于洪桥镇就近升学的自然村。
     所以每年都会有想托关系去一中上学的学生。
     以前葛雪娇上初中时,也并没有考上一中。
     按她的成绩,只能去二中上初中。
     葛雪娇听过同学说二中很乱,死活不去二中。
     当时是李帆找了大姐李然,让张志强帮忙,把葛雪娇送进的一中。
     就算张志强在洪桥镇信用社当了多年的信贷部主任,也花了好几十块钱,给一个什么教务处的主任买了一条烟。
     当时李帆就感叹一中的门槛真是不好进。
     “要是有在一中教学的亲戚就好了!”她曾经想,“那样想送学生进去,就不费劲了!”
     如今康家合真的当上了洪桥镇教管站站长。
     消息传到家里时,李帆问葛雪娇:“家合当的那个什么站长,有没有一中的老师权力大?”
     葛雪娇就笑,“一中的老师?妈,这样和你说吧,家合这个站长,别说是一中的老师,连一中的校长都管着呢!”
     “咱整个洪桥镇的老师,包括各个村子里小学的校长,都属于他管。”
     “啊,这么厉害啊!”李帆听得直了眼,连平时有些耷拉的倒三角眼角,都不觉上挑了三分。
     于是她逢人就说自己的女婿了不得,当了可大的官,管着整个公社好几百个老师呢!
     谁敢不听他的,能把谁当老师的工作给秃噜掉。
     李帆见人就吹。
     当然也不完全是吹,康家合的确是洪桥镇教师里面的一把手。
     这天李帆又在当街里

第230章 必须得挣回这个面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