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37章 六圣[2/2页]

心理咨询室 寒寺敲钟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想通了些事儿。过去的…都过去了!现在嘛,”他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就想着怎么把该宰的都宰干净!”
     他目光扫过茶几,看到了那几份林风昨天派人紧急送来的、厚厚的文件袋,上面标记着“目标民俗志怪资料汇总”。
     “哟,这效率挺高啊?”齐天随手拿起最上面一袋,掂量了一下,眼神里的那抹冰冷似乎更锐利了些,“查俺那几个‘好兄弟的底细?”
     “嗯,刚整理好第一批,主要是东亚和部分南洋地区的传说。”我点点头,把另外几个文件袋也推到他面前,“看看?也许…能发现点什么。”
     “行啊!”齐天脸上笑容不变,动作却异常迅速地撕开了文件袋的封条,哗啦啦地将里面的资料倒在茶几上。纸张散落,上面是各种古籍影印、民俗故事摘抄、地方志片段,甚至还有一些模糊不清的文物照片。
     他没有立刻去翻,而是看着那堆资料,沉默了足足三秒钟。然后,他伸出手,拿起最上面一张泛黄的、印着某个古老寺庙壁画拓片的纸。
     壁画上,隐约可见一个牛首人身的巨大身影,似乎在开凿着什么。
     齐天的手指,轻轻拂过那个牛首轮廓,指尖微微颤抖了一下。随即,他发出一声意义不明的、短促的轻笑。
     “呵…老牛啊老牛…”他抬起头,看向我,嘴角那抹跳脱的痞笑里,终于毫不掩饰地透出森然的杀意,“来,安如,咱哥俩一起…好好‘分析分析这帮‘好兄弟的光辉事迹!”
     泛黄的纸张散发着陈旧墨香和灰尘的味道。
     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古体字、模糊的版画插图、以及各种地方志、野史、神怪小说中的片段摘抄。时间跨度从唐宋到明清,地域则主要集中在神州中原、西域、岭南,甚至还有部分南洋的岛屿传说。正如我所料,没有任何近现代的信息,一切都沉浸在遥远的神话尘埃之中。
     苏雅和黑疫使也围了过来。苏雅凭借她考古的专业素养,快速整理着资料的类型和地域分布。黑疫使则眯着眼,墨蓝色的玄冥之气在资料上若有若无地扫过,似乎在感应着上面残留的、极其微弱的“信息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先从这头老牛开始吧。”齐天将那张拓片推到中间,赤瞳盯着那牛首人身、奋力开凿的形象,“《岭过异闻录》,宋末手抄残本…说是在南疆十万大山深处,有神牛力士,受天命开凿‘通天神道,日夜不息,山石崩裂之声百里可闻…嘿嘿,‘受天命?”他嘴角勾起冰冷的弧度,“好一个天命!俺记得老牛当年最烦的就是搬石头挖洞!他那芭蕉洞都是小的们给他刨出来的!”
     “《西域风物志》,元代杂记,”苏雅迅速翻出另一份资料,指着上面一段文字,“提到有行商在戈壁深处,曾见‘牛首巨神,肩扛千钧玄铁之柱,一步一深坑,向西而行,其踪缥缈,疑为海市蜃楼。玄铁之柱…”她看向齐天。
     “呸!”齐天啐了一口,“那是老牛的混铁棍!他那宝贝疙瘩!扛着棍子给人当苦力?开山?扛铁柱?好得很!看来投靠了新主子,日子过得也他妈挺‘充实啊!” 他语气里的讽刺浓得化不开,但细听之下,似乎又有一丝极其隐晦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复杂。这“充实”,显然绝非自愿的逍遥。
     接着是鹏魔王。
     一份泛黄的《云笈七签》补遗残页(明显是后人伪托,但记载的传说流传甚广)提到:“北溟有巨鹏,翼若垂天之云,然其踪受制于天,常奉金符巡狩八荒,监察妖氛,不得片刻歇息。”旁边还有一幅简陋的版画,画着一只巨鸟,脚爪上似乎缠绕着锁链般的符文。
     “巡狩八荒?监察妖氛?”齐天嗤笑,眼中寒光更盛,“金翅大鹏雕那杂毛鸟最是桀骜不驯,当年连如来都敢扇翅膀!现在成了天庭的看门狗?带着镣铐巡天?哈!活该!” 他骂得痛快,但拳头却下意识地握紧了。
     狮驼王的记载相对较多,也更为血腥。《酉阳杂俎》外卷记载:“狮驼国旧地,有金毛巨狮盘踞,号‘镇山太岁,然性暴虐嗜杀,常生啖过往生灵,方圆千里化为鬼域。后忽销声匿迹,疑遭天诛。” 另一份不知名的笔记则含糊提到:“…曾于昆仑墟外,见金狮虚影,咆哮于罡风雷暴之中,似受鞭挞之刑,惨烈异常…”
     “镇山太岁?生啖生灵?遭天诛?”齐天看着这些描述,脸上的肌肉微微抽动,“俺那二哥…虽说脾气爆了点,但最重义气!当年在狮驼岭,也只是占山为王,何曾干过这等灭绝之事?!‘受鞭挞之刑…看来这‘太岁当得也不怎么舒坦啊!” 最后一句,几乎是咬着牙根挤出来的。
     禺狨王的记载最为诡异。《山海经》某部已佚失的古本残篇(后人辑录)中提到:“东海之极,有禺狨国,其人善聆音,能通鬼神。然其国主忽罹奇祸,双耳日夜闻‘天音梵唱,痛不欲生,终举国沉入归墟,再无踪迹。” 旁边附着一幅风格古朴的插画,画着一个捂耳哀嚎的猴形生物,背景是滔天巨浪。
     “日夜闻‘天音梵唱…痛不欲生…”齐天看着那插画,沉默了。禺狨王在七大圣里最是机敏谨慎,一手聆听天地、辨识真伪的本事独步天下。“嘿,好一个‘天音!这是怕他听得太多,给他上道紧箍咒啊!”他猛地将这张纸拍在茶几上,发出“啪”的一声响。
     猕猴王和蛟魔王的记载相对模糊,多是些“神出鬼没”、“精通变化”、“役使山精”的泛泛之谈。但在一本明朝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的夹批中(非正文,像是读者笔记),却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尝闻秘闻,昔有通晓变化之猴精与擅驱阴兵之猿怪,常为天将先锋,征讨不臣,然其形貌枯槁,双目无神,状如傀儡…”
     “先锋?傀儡?”齐天盯着“形貌枯槁,双目无神,状如傀儡”这几个字,赤瞳中的火焰跳动了一下,随即化为更深的冰冷。他抓起那几页记载着猕猴王和犭禺狨王模糊信息的纸张,揉成一团,又缓缓松开。
     客厅里一片寂静,只有纸张摩擦的沙沙声和窗外都市遥远的喧嚣。
     资料很多,信息很碎。拼凑出来的,是一幅幅充满了神话色彩、却又透着无尽苍凉与残酷的画面:开山的牛魔、巡天的鹏鸟、被鞭挞的雄狮、被天音折磨的灵猴、枯槁的先锋与傀儡…曾经叱咤风云、与他并肩作战的结义兄弟,在那些“神魂俱灭”之后,似乎以另一种更为屈辱、更为痛苦的方式,“活”在了天庭和西天的阴影之下,成为被驱使、被奴役的工具。
     “哈…哈哈哈…”齐天突然发出一阵低沉的笑声,肩膀微微耸动。他抬起头,脸上没有泪,只有一片近乎死寂的漠然,以及眼底深处那永不熄灭的复仇烈焰。
     “好啊…真好啊…”他拿起那张禺狨王捂耳沉入归墟的插画影印件,手指在“东海之极”几个字上重重一点,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秃驴,”他声音平静得可怕,看向黑疫使,“‘东海之极,‘归墟…跟咱们下一个目标,东京湾那‘海坊主的老巢…有关系么?”
     黑疫使墨蓝色的瞳孔微微收缩,玄冥之气在资料上“西海之极”几个古字上盘旋片刻,缓缓点头:“‘归墟乃传说中的万水汇聚、无底之渊,其概念与倭国所言的‘根之国、‘黄泉比良坂乃至东京湾下的深海沟壑…在能量层面,或有相似之处。海坊主盘踞深海,掌控水元,若说其巢穴是倭国版的‘归墟一角,并非不可能。”
     “不是可能,是一定!”齐天猛地站起身,将那揉皱的纸团狠狠攥在手心,目光如同淬了毒的刀子,扫过我们每一个人,“海坊主肚子里那块碎片…俺要定了!顺便…”
     他咧开嘴,露出一个没有丝毫温度的笑容:
     “俺倒要看看,那深海沟里,除了碎片,还有没有藏着别的…‘老朋友的‘好消息!”
    喜欢。
  

第237章 六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