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山谷一役,阿修罗虽身心俱疲,却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愈发沉重。
村子恢复平静后,他并未松懈,每日依旧早起,先是陪着父母在晨曦中漫步,感受着这份劫后余生的宁静与温馨,而后便投身于医术的钻研之中。
阿修罗时常回想起两位启蒙师父——任生歌与葛成俊对自己的教导,那些过往的画面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他前行的道路。
任生歌师父,初见阿修罗时,便看中了他眼中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以及心底的善良。
启蒙之初,任师父没有急于传授高深医术,而是带着阿修罗走进山林。
“阿修罗,你看这漫山遍野的草木,皆可为药,但要懂得分辨。”
任师父指着一株不起眼的小草说道,“这是车前子,味甘性寒,有利水通淋、渗湿止泻之效。”
“你仔细观察它的叶片纹理、茎干色泽,再闻闻气味,牢牢记住。”
阿修罗蹲下身子,目不转睛地盯着车前子,手指轻轻触碰叶片,将师父所言一字一句刻在心底。
此后数日,任师父每天都会布置任务,让阿修罗识别不同的草药,从常见的金银花、蒲公英,到稍难辨认的川萆薢、水蛭等。
阿修罗清晨便入山,直至日暮才归,每认识一种草药,都会详细记录其生长环境、外观特征、气味口感以及功效主治。
夜晚,师徒二人相对而坐,阿修罗汇报当日所学,任师父耐心倾听,纠正错误,补充遗漏。
“学医之路,需脚踏实地,从基础开始累积。”
“认识草药是根基,根基不稳,医术便如空中楼阁。”
任师父语重心长地告诫。在任师父的悉心教导下,阿修罗不仅熟悉了上百种草药,更养成了严谨观察、勤奋记录的好习惯,这些习惯如同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为日后的医术精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后来,阿修罗拜入葛成俊师父门下,开启了医术与品德兼修的新篇章。
葛师父为人宽厚,却对弟子要求严苛。
一次,村里来了位病重的老者,咳嗽不止,气息奄奄。葛师父带着阿修罗前去诊治。
“阿修罗,望闻问切,不可有丝毫马虎。”
葛师父神色凝重。
阿修罗先是仔细观察老者面色,又为其把脉,许久后,心中有了初步判断。
葛师父接着问:“你觉得病因何在?”
阿修罗思索片刻,答道:“徒儿观老者面色苍白,舌苔厚腻,脉象沉滑,应是体内痰湿积聚,又受风寒侵袭,肺气失宣所致。”
葛师父微微点头,又问:“那该如何用药?”
阿修罗将所学方剂在脑海中一一过筛,最终说出一组药方。
葛师父听完,并未立刻评价,而是亲自为老者复诊,补充了几味药,调整了剂量。
事后,葛师父对阿修罗说:“医术关乎生死,诊断需精准无误,用药要恰到好处。”
“你有基础,但经验尚浅,万不可自负。”
“多学、多思、多实践,才能成为良医。”
从此,阿修罗每次诊治病患,都会反复斟酌,参考前人医案,结合实际病情,力求做到最佳。
如今,阿修罗在自家小院中开辟了一块草药圃,将从山中采回的珍稀草药悉心栽种,方便随时研究。
这日,他正在整理草药,村里的阿福匆匆跑来,一脸焦急:“阿修罗,我大哥大嫂成婚多年一直无子,四处求医无果,听闻你医术高明,特来求你帮忙。”
阿修罗二话不说,随阿福前往其大哥家。
见到夫妻二人,阿修罗先是温和地询问病史,了解到男方已有 8 年未育,常觉腰酸楚,阴囊潮湿,时时便浊,精子活率低下,苔黄质红、脉弦细尽弱。
阿修罗心中有数,回到家中,查阅古籍,结合所学,开出一方:淫羊藿 30g、枸杞子 10g、熟地黄 10g、怀牛膝 10g、黄柏 10g、知母 10g、车前子 10g、川萆薢 10g、丹参 10g、红花 10g、川芎 6g、鹿茸 0.1g。
嘱咐道:“此药需水煎服,连服 30 剂,期间需忌口辛辣、油腻之物,作息规律,保持心情舒畅。”
阿修罗深知,对于不孕不育之症,心理疏导同样重要。
他时常上门,与夫妻二人谈心,分享一些养生之道,鼓励他们适当运动。
几个月后,阿福传来喜讯,其大哥大嫂有了身孕,阿修罗心中满是欣慰,也愈发坚定了钻研医术的决心。
村里的病患日益增多,阿修罗决定开设一个简易医馆,将所学传授给几个有志学医的年轻人。
开馆之初,他效仿师父们的教导方法。清晨,带着徒弟们进山识药,让他们亲手触摸、嗅闻草药,讲述每种草药背后的故事与功效,激发徒弟们的兴趣。
回到医馆后,便开始讲解医理。
“人体如天地,阴阳需平衡。五脏六腑各司其职,若一方失调,便会生病。”
阿修罗拿起人体经络图,耐心讲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们看,这经络便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如同山川河流,若堵塞不通,灾祸便至。”
徒弟们围坐一旁,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提出问题,阿修罗一一解答。
有一回,一位婚后 6 年因精浊、早泄、精稀不育,伴有头晕、腰痛、阴囊湿痒的患者前来求诊。
阿修罗让徒弟们先诊断,徒弟们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有的判断是肾虚,有的认为是湿热下注。
阿修罗听完,微笑着引导:“你们的思路有对有错,现在看我如何诊断。”他为患者仔细把脉,查看舌苔,又询问日常起居、饮食习惯。
最终,阿修罗开出药方:淫羊藿 30g、熟地黄 10g、黄柏 9g、车前子 10g、菟丝子 10g、枸杞子 10g、女贞子 10g、当归 10g、丹参 10g、水蛭 2g、金樱子 20g、鹿茸 0.3g,同样嘱附水煎服 30 剂,并详细告知饮食、作息注意事项。
在教导徒弟用药时,阿修罗格外严谨。
“药能救人,亦能伤人,剂量分毫之差,疗效便可能天壤之别。”
“你们配药时,务必用戥子精准称量,切不可大意。”
他亲自示范如何使用戥子,如何碾碎、研磨草药,如何将药包得紧实美观又方便患者煎服。
闲暇之余,阿修罗还组织徒弟们进行病案讨论。
他拿出以往的疑难病例,让徒弟们分组探讨病因、病机、治法,最后总结发言。对于独到的见解,阿修罗不吝赞扬;对于错误之处,也会耐心纠正,引导徒弟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随着时间推移,徒弟们逐渐成长,医馆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阿修罗并未满足于此,他听闻远方有医术精湛的隐士,便决定踏上求学之旅,希望能学得更多济世之术。
临行前,他将医馆事务托付给大徒弟,又与父母、师父们一一告别。
“儿啊,此去路途遥远,千万要保重自己。”
母亲裳凤含泪叮嘱。
“放心吧,娘。”
“孩儿此次出去,定能学到更多本事,回来更好地守护大家。”
阿修罗目光坚定。
踏上征程,阿修罗一路风餐露宿,却也见识了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与病症。
他遇到一位擅长针灸推拿的老者,便虚心求教。
老者被他的诚意打动,传授他一套独特的针法,能够快速疏通经络,缓解疼痛。阿修罗日夜练习,手指被针扎得千疮百孔,却从未放弃。
数月后,阿修罗学成归来,他带回了新的医术、药方,还有各地的医学典籍。
医馆在他的经营下,愈发兴旺,成为了村里乃至周边地区百姓的希望之光。
而他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与徒弟传承医术,在守护与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用爱与知识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那些曾经的磨难与挑战,都化作了滋养他成
第127章 医梦寻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