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什么好像?这就是。”曹操没好气的说道。
      “大王,我们印制多少魏元?”陈宫问道。
      “子?来信建议我们,以1:10汇率来印制魏元,这样看上去魏元数量多,庶民们更加高兴一些。”
      “华元1魏元10?”
      曹操点了点头,“子?再三强调,魏元不能随便印制,必须和实物对应,否则今后就会成为擦屁股都嫌硬的一堆废纸。”
      “大王,华夏能否协助我们开办钱庄?”对于华夏钱庄,陈宫想起就流口水。
      “此前子?的信里就说了,可以,等到契约签定以后就能逐步落实,华夏可以帮我们建立一套魏国的货币金融系统。”曹操想起就有点自豪。
      …
      赵国
      袁绍看着赵元上自己的头像,心里无比舒畅,因为他知道,自己必将青史留名了,只要赵国还在,自己就必然被人记住。
      “子远来信说,各个国家谈判很顺利,目前,大的问题基本都通过了。”袁绍说道。
      郭图拱手说道,“大王,接下来各国之间会互派大使,我们没有这方面人才。”
      “是啊,目前总共78个国家加入谈判,如果互派大使,对于赵国来说也是一笔巨大支出。”逢纪接着说道。
      袁绍点了点头,“人才需要礼部培养,大使权力、责任都有具体要求,等到下次子远带回来我们就知道了。”
      “父王,赵国想要长治久安,必须把外交进行细分,哪些国家可以深交,哪些国家需要哪种层级合作,都需要明确规定才行。”袁谭拱手说道。
      袁谭的话让大家有点惊讶,平平无奇的袁谭居然也有如此见地?
      不过,很快大家就反应过来了,这肯定是郭图意见。
      “父王,华夏技术先进,赵国眼下土地不少,我们应该花钱引进华夏农耕技术,儿臣听说,华夏的蒸汽拖拉机,一个人比三十个人生产速度更快。”袁尚站了出来。
      袁绍都有些惊讶,自己两个儿子什么水平他清楚,今天两人像开窍一般。
      一旁的袁谭升起警觉之心,自己因为郭图出谋划策才屡有奇计,而袁尚呢?他是靠谁?
      当袁尚看向不远处的逢纪那一刹那,袁谭彻底明白了,难怪如此?
      “显思、显甫今天建议都很好,此事就由你二人出面分别处理。”袁绍又一次开始和稀泥。
      “喏”
      楚国王宫
      刘表看完信件,心里很是高兴,自己长子刘琦顺利进入华夏大学南方学校学习。
      蒯良传回来的信表明,各国谈判进展顺利,对于他来说,只要没有外敌,今后只要解决好庶民百姓生计问题,楚国将不会有什么大事出现。
      “大王,夜深了,不要看了。”夫人蔡玉来到刘表身边,轻声说道
      “王妃,你早点休息,本王还有公务处理。”
      “大王,你都好久不碰臣妾了,是不是有了别的女人?”

第846章 各方想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