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明王是周国诸王之一。
      周国分封诸王,每一位王都镇守着一州之地,势力庞大,虽说是受朝廷节制,可具体听不听朝廷的话,还得看诸王心情。
      就像上次六国伐周,燕国攻破十险断天关之后,因为少帝姬云乾的唯唯诺诺,选择求和,这就引起了诸王不满,没有一个出兵来拱卫京城,全都在自己的封地观望。
      直到蔡嵩废帝,姬武?椎腔??郏?⒚魅妨艘??喙?虻降祝?缓螅?提郧茁柿怪菥???饺?荨
      诸王这才纷纷采取行动,带兵来拱卫京城,并分出部分兵力去支援蔡嵩。
      由此可见,诸王在周国的权力有多大。
      不是周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不想削藩,只是诸王已经得势,尾大不掉。
      那怕是先帝那种明君,也仅仅只是能够压制诸王而已,徐徐图之,不敢真的大张旗鼓的要削藩。
      这也是为什么,在调查七百里外城的徒弟归属之后,张传芳会认为,杨景可能不会在七百里外城效仿白石县的分土地政策。
      因为要分土地,就必须要对明王之子下手。
      明王之子一个人就占了七百里外城十分之一的土地,这简直不可想象。
      也正因为土地兼并十分严重,所以,生活在外城的百姓,大多都成为了富豪乡绅、达官显贵们的佃户。
      靠着帮地主种地来苟且偷生。
      杨景要改变这样的现状,不仅仅是为了给老百姓打造一个相对公道的环境。
      更重要的是,提起老百姓的积极性,让老百姓对生活有盼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七百里外城的经济。
      试想一下,外城大量老百姓都只是佃户,那他们种地有什么动力呢?无非就是得过且过的混日子罢了。
      就算他们大丰收了,他们也得不到多少好处。
      因为很多地主采用的税收政策都是,没有丰收的时候,定额收取,丰收了之后,就按照比例收取。
      简而言之就是,不管是丰收还是不丰收,地主们永远都要占大头。
      所以,很多佃户的积极性其实真不高,因为付出的劳动跟收获完全不成正比,相差太严重了。
      很打击佃户们的积极性。
      “就拿他开刀!”杨景思索了片刻之后,说道:“他如果识趣,愿意老老实实交出所有的田产就算了。
      胆敢说半个不字。
      就弄他!”
      杨景双眼眯起,眼中闪过冷冽寒芒。
      他从来就不是什么妇人之仁之辈,他有菩萨心肠,但更有霹雳手段。
      “可这样的话,明王一旦向朝廷那边进言,这将对侯爷你十分不利。”张传芳眉头皱起,脸色凝重的说道。
      “有什么不利的?”杨景淡淡的说道:“虽然民间土地兼并没有人管,可在大周律上面,是有明确规定的,王侯贵族、富豪乡绅是严禁土地兼并的,有人敢犯,是要杀头的。”
      “可……”
      “没什么好担忧的,你就按我说的去办。”
      “好吧!”张传芳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第271章 杨景决定分土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