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领手上,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

 失败的痛苦和羞辱,很快涌上心头,然后就感觉到自己全身冰冷,好似掉进了冰窟。

 靖难中朱能也吃过败仗,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沮丧和绝望过。

 因为在靖难中战败后,朱能一定相信还会重新获得胜利。

 可现在,他感觉自己就是靖难中的南军,对面是靖难中的燕军,他们不可能再取得胜利了。

 轰,每当他闭起眼睛时,就会想起白天那惊天动地的叛军炮声,还有那山呼海啸的汉王万岁。

 靖难中的燕军也没有这样的士气。

 叛军气势如虹的场面,一次一次刷新在他的脑海中,这才是让他产生绝望的原因。

 “叛军的炮又多又猛,比我们的洪武大炮还要厉害,还要打的远。”徐忠的声音缓缓起来:“如果叛军还拥有更多的这样炮,朝廷后面,很不好打。”

 徐忠的意思很明显,汉王去云南也就三年多,这就带出来一百多门炮,要是再给他几年时间产,占据的地盘更多,炮更多,以后没法打了。

 当然,朝廷也可以造炮,但现在明显炮都不如叛军。

 朱能咬着牙道:“今天不过给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以后不会地有这样的事发生了。”

 徐忠和李濬对视一眼,不置可否。

 从今天叛军的火炮威力来看,没有什么步骑阵营经的起炮击。

 那怕将来官军阵形拉开一点,还是承受不住。

 “叔叔,我们能带回多少兵马?”就在这时,朱平问。

 朱能嘴角微抽,扭头看了看江面上。

 他们跑出来大概有四百多船,但很多船都没载几个人,水师就急急忙忙的开走,怕被火烧。

 从江面上逃走的,估计不到两万。

 其余的,就要看有多少人过河了。

 “只要兄弟们心向朝廷,那怕被打散后,还是会回来的。”朱能只好道。

 众将面面相觑,白天战场上,很多官军投降很快的。

 第二天凌晨,朱能的船队逃回桂林,驻守桂林的韩观已经提前知道官军惨败,同样的一脸不可思议之色。

 但韩观也没说什么,先把朱能迎进桂林城。

 此时外面陆续有官军逃回来,都是骑兵先回,大量的步营估计要到中午时分才能回来。

 朱能一夜没睡,叫来韩观等将。

 “叛军在永福县,估计能得到一两百艘船,他们如果用来运大炮,最迟明天上午,就会兵临城下。”

 众将脸色严肃,明白有点危险。

 叛军的火炮他们已经看到厉害,但桂林城不能不守,桂林不守,代表着广西全失,这种消息传出去,甚至会影响天下大势,有损朝廷的威严。

 而且守住桂林,就和当年铁铉盛庸守住济南一样,可以钉个钉子在广西,汉王拿不下桂林,也无法沿水路,进入湖广。

 “成国公的意思?”韩观这时问。

 朱能道:“到今天中午为止,咱们收拢到的兵马,全部撤向湖广,给俺留两万兵马,俺决定,死守桂林。”

 “成国公不可。”几位大将纷纷劝道。

 韩观嘴角一抽,心里大骂:“特吗的,你装呢吗哟。”

 徐忠觉的朱能这套路是和朱棣学的有模有样。

 韩观硬着头皮道:“成国公熟悉湖广,各部也不能没有成国公指挥,当由成国公退守湖广,末将在桂林多年,有信心守住桂林。”

 徐忠以为朱能是学朱棣的套路,其实还真不是。

 朱能是真心有点想赎罪,留下来驻守桂林。

 但几位大将都不同意,大伙一顿劝,儿子朱勇又说了几句,朱能这才勉强同意退守湖广。

 此时徐忠提议,他愿留下来陪韩观。

 朱能看了他一眼,果断表态拒绝,而是让李濬留下。

 李濬心里顿时又在骂娘。

 靖难时徐忠和朱高煦关键不错,朱能不敢让徐忠留下。

 徐忠嘴上没说什么,心情也不乍地。

 他全家都在京师,之前可没想过反叛朝廷,但朱能这么防着他,这让他不开心。

 关键朱能在战中,一直没听他的意见,刚愎自用,这才遭到惨败。

 徐忠闷闷不乐的离开现场,按朱能要求,收拢败兵。

 期间陆续有官军逃回来,但到第二天中午时,已经看到叛军前锋骑兵,远远来到桂林城外。

 朱能和徐忠都是有点慌了。

 因为此时他们收拢到的兵马不到十万。

 当初他们一共三十五万大军,留下一万多守桂林,带出去三十三万。

 没想到回来才十万不到,而且除了少量骑兵从陆路跑回来,更多的骑兵为了上船都扔掉了战马,官军余下有马的骑兵才一万出头。

 这等于一战把三十五万大军尽没了。

第293章 一战尽没[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