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婆子说:“这个孩子是几年前我在锄地的时候,在田埂上捡到的,当时也就是六七个月大。记得那个时候是一个早晨。天挺冷的。孩子冻的几乎就没了呼吸。我把它抱回了家,一直养到她,现在跟我相依为命。这是一个好孩子,是老奴捡到了宝。”
这时候,周嬷嬷惊讶的看了看秦婉君,又看向刘婆子说:“听你这么说,孩子好像还没到九岁呢!”
刘婆子点了点头,说道:“是七年前捡的。”
“原来才只有七岁啊!小姑娘长的身体挺结实的,声量也高,瞧着很机灵,跟九岁的孩子这差不多。”周嬷嬷笑着说。
“老姐姐说的事,这孩子饭量大着呢,好在他自己能干活,不然我一个老婆子也养活不了她。”刘婆子说话的时候,一脸的欣慰,从她的脸上就看得出来这个孩子在她心里的地位。
秦婉君一直都没有说话,而是在一边打量着这个刘婆子,这个婆子年纪很大了,相貌于一般,常年在田间劳作的农夫也没什么两样。不过,秦婉君确实感觉到他说话动作并没有那些农夫们的粗俗,就连她收养回来的这个小孩子也很知道分寸。
“刘嬷嬷,你一直都在我们庄子上吗?”请婉君看似随口的一问。
“奴才原来是在尚城一带,有一年,三年未降雨,大汉父母在那一年都饿死了。所以老奴一直都是在庄子上干农活的,不过原来那庄子并不是秦家的。”刘婆子眯着眼睛想了想说。
“你过去是在哪一家庄子上干的?”秦婉君的身影很是柔和。
秦家的庄子有很多,秦婉君想知道这个刘嬷嬷到底他在哪个庄子上干过,她也好让人去查一查她的底细。
“再来秦家庄子上干活之前是在一户姓唐的人家的庄子上干活的。”刘婆子说道。
秦婉君想了想,突然转过头问周嬷嬷:“抹抹可曾记得,这秦家的旧主是谁?”
周嬷嬷听秦婉君这么一问,也是愣怔了一下,然后说道:“老奴也是听姥爷说过一声。这座宅子原来的主人就好像是姓唐的一户人家。”说到这里,她好像想到了什么,又说:“是不是咱们家老太爷,在经岛东昌郡府的时候。查过这家庄子上以前的主人,要不然的话怎么知道这家原来姓唐的。还有那姓唐人的庄子,是不是也一并归到了咱们秦家呢?”
请婉君想了想,她倒不否认这一点儿。
毕竟自己的嘱咐当年护着当今皇竞得者东昌俊辅,这城中的人都已经吓得逃命了,这座宅子就是主妇,在那个时候,据为己有的。肯定嘱咐会会查这座宅院的主人,会把这个宅院的地契归到他的名下。查这个宅院的时候肯定也一并会查这家人人的庄子。很可能把那桩子也归到了
第457章 239[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