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秦绾音脸上的怒气未消,对秦婉君这句话很不满意。
      请婉君看到秦绾音这个表情,确实忍不住笑着安慰她:“已经忍了这么久了,再多忍一会儿又何妨!”
      正在屋子里,几个人说话之际,在外边望风的一个小丫头着急忙慌的跑了进来,禀报说是请老太太派了人去叫苏氏。
      原本秦绾音和秦绾君是等着情二祖父过来的消息,没想到等来的事请老太太派人叫叔叔来东院的消息。
      再说苏氏他派出去的小丫鬟去庄子上情秦明智回来给他解围,等来等去,等到的是东苑的请老太太派人叫她过去。
      苏氏想了想,现在柳氏肯定是还在请老太太那里,如果自己过去了,肯定自己没好果子吃。苏氏知道柳氏有一些手段,但是跟她相比还是差一大截儿,如果论耍手段,耍计谋的话,柳氏肯定是她的手上下败将。可是柳氏那个人的脾气和她的两个女儿有的一拼,一旦生气了,根本就不红,不问青红道白,伸手就会打,先打人打一顿出了气,再讲道理。竖起来,秦绾音还是跟了柳氏的脾气,太过泼辣,招惹不起,原本就想着一个一个的激怒,让她们母女三个失去了理智,最后一一除去,竟然没想到这次竟然会失手,这也是苏氏想不通的地方。她布下的这个局,她自认为天衣无缝,没想到纰漏竟然出在了雪姨娘那里,这是她做梦都没想到的。
      不过对于苏氏来说,想让她认输,那是不可能的。但眼下这个残局必须得有人来收拾,只有躲过了今天这一劫,以后他绝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她要一击必中,这偌大的秦家她要掌控,秦家那花不完的金子,绝对不能落在别人的手里。
      苏氏咬着下唇,在屋里转了两圈,于是交代她的贴身丫头说:“我先从后门出去,你拦着他们。就说我今天不舒服,还没有起身,等我穿戴好了再跟她们一起走。”
      那丫鬟应了一声,就出去对请老太太派来的那两个丫鬟传他们家主子刚才说的那一番话。
      苏氏则是立刻披上了一件藏青色的绸缎披风,悄悄的从她院子里西厢房旁边的一个侧门离开了。
      苏氏离开了自己的院子之后,一路避开人,抄小路去了二门。
      只是让她没想到的是,有人比她动作还要快,就在她快要到西院二门的时候就看见。在翠花门口,已经被几个婆子把守住了。
      苏氏惊讶之余,也为自己庆幸,幸亏她原来也没打算从二门出去,他只是穿过二院要从东西两院墙中间那个角门进入东院的那座假山后,先躲避一时。在哪个位置能看到东苑人进进出出,但是从外边却看不到那里藏着一个人。
      苏氏悄悄的来到了东苑的那一座假山后,找了个地方,隐身藏了进去,他藏的那个位置确实是能看到外边人进进出出。因为有山石和竹林的阻挡,外边的人根本就不会看到里边有一个人。
      苏氏在假山后等了许久,甚至看到那几个被派去找她的婆子丫头从假山旁边的小路经过回了请老太太住着的松鹤苑,还能听得清楚那几个婆子嘴里骂骂咧咧。而那个被她打发出去传话的丫头正被这几个婆子拖着一起去了请老太太的松鹤苑。
      苏氏一动不动的看着外边外边的人走来来往往。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直到她的眼睛都酸涩了,终于看到了她的公公秦家的二老太爷从不远处的垂花门现了身,有人在前面带路拐入另一条岔道去了请老太太所住的松鹤园。
      苏氏一颗悬着的心,这时候才放了下来,她也从假山后面走了出来,她拍了拍自己身上沾着的尘土,整理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衣服,这才匆匆的往松鹤苑赶。
      秦家二老太爷,听到后面有急促的脚步声的时候,下意识的回头,就看到了自己的二儿子媳妇儿苏氏正小跑着向他这边过来。
      二老太爷停下脚步,等着苏氏跑到他面前的时候,她皱着眉头看着她,等着苏氏给他的行完了礼,这才问道:“这内院的事儿,你以为你母亲说就可以了,你母亲会为你做主。”
      苏氏派人过去请这位秦二太爷的时候,他原本是不打算回来的,不过他听说了是跟东苑起了纠葛,这才赶得回来。
      苏氏这个时候急忙低下头说道:“父亲,儿媳知道来找您不合规矩,但是儿媳确实有事儿与父亲商量。”
      二老太爷仍旧是皱着眉,看着她,等着她下面的话。
      苏氏说道:“父亲,儿媳的兄长前一阵子来信说是我们请假在许昌哪边开的几个铺子几乎都一直是亏损的。”
      闻言,秦二老爷不由得惊讶,请假在南边的那些铺子,支撑着秦家若大的开支,那里不仅开的饭庄,布桩,煤栈,还有首饰铺子,这个消息整个秦家也只有几个人知道,那就是他的二儿子,请老太太,还有他以及术中几个管事儿的,就连东苑的父子三人可能都不知道这件事儿,这事儿也没有对外声张过,苏氏的兄长是从哪里得到的这个消息呢?
      这个苏庆洲虽然在南边做官,但他的官位并不高。
      苏氏已经从自己公公的神色上就知道自己说对了,于是接着说:“父亲,我听兄长说我们秦家在南边的那些铺子之所以经营的不如西北,这边的铺子好,并不是经营不善,而是因为每年都要应付一大批大大小小的官员,这才导致了入不敷出。”
      听了苏氏这句话,二老太爷并没有反驳,因为苏氏说的这是事实。虽然秦家起家在江南一带,但是秦家的主力确实一直都放在了西北,秦家的男儿早年祖祖辈辈都是驻守西北的下级将领,虽然夺得了那个金矿,几乎所有的买卖生意也全用来供给自家在西北驻守边境的秦家军了,为了能够让自己从江南带出去的那一只军队有足够的战斗力,在西北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几代秦家人努力打拼赚来的银子都是源源不断的送往了西北。如果没有江南秦家族人的努力,想必秦家军早就血洒疆场,可能连白骨都无存了。也正是因为秦家把中坚力量都放在了军队上,所以秦家在南方的势力很薄弱,也是因为秦家的力量在西北,所以在南方的发展也受到了限制,当今圣上不愿意看到秦家的强大,有意压制,这就使得秦家为了保存实力,只能退其次而求之,没不能把秦家的人放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晃,那样就会让皇帝时时刻刻警惕秦家,想一想哪个皇帝不害怕有着在朝中耳目的西北势力。
      所以秦家为了不让皇帝对请假的疑心是你见长,在大祁但势力范围内,做官的人很少,其实说白了也就是秦明轩这一支,这也是不得已罢了。因为皇帝要看秦明轩的真心,那么他的两个儿子就要放在皇帝可以伸手够得着的地方,一旦秦明轩做出了让皇帝不高兴的事儿,那他的这两个儿子就会首当其冲地成为皇帝老儿的出气筒。
      秦家的子弟明白秦家人的处境,所以都尽量不

第778章 789[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