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朝花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子里像过电影一样把穿到朝雾国之后的经历回忆了一遍,心中有些惴惴不安。
秦九给她留下的那张字条,“别忘了你到这里来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想着想着,她都快要忘记萧琰离开的事了,偏偏在困到极致眼皮都要合起来的时候想了起来,鼻子一酸,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
心脏好像要窒息,她太难受了,就坐了起来,环抱膝盖,静静地流着眼泪。
为什么她有一种很糟糕的预感,也许她再也见不到萧琰了。
一想到这个可能,又簌簌往下掉眼泪。
就那么坐着,一直枯坐到晨钟响起,击破了长夜的沉静。
倚在床边眯了会儿,抽了抽鼻子,知春不在了,霜叶是个粗线条,不会像知春那样帮她在房里点安神的熏香。
熏香!
一针刺痛像电流似地从天灵盖里窜过去,她悚然一惊,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噌的从床上跳起来,吱呀一声拉开门,“霜叶……”
猛然间瞪圆了眼睛,小脸飚得通红,“你……”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我是不是在做梦?”
来者的身上还带着露水的潮湿气味,对着她微微一笑,“想起什么了,这么着急?”说着,一脚跨进卧房里,轻柔地拥她入怀,又悄悄掩上了门……
远方的天渐渐破晓,天色明亮了起来。
午门城楼上的钟鼓敲响,朝花坐着轿子到了大殿,落了轿,看见了几个熟人。
穿着官袍的张三思和卫祀礼先后冲着她行礼,大都督换上了朝服,和那一夜在凶宅里的模样截然不同,只是装作不认识她的样子,冷淡地打了声招呼,并未行礼。
吏部和兵部两位尚书也对五公主露出熟悉的表情,只剩下四五位平日里少和栖霞宫走动的大人拉长着脸,其中还包括久病未出的顾丞相。
朝花是最早一个抵达大殿的公主,着正式的深紫色宫装,身上没佩戴半点首饰,也没摆架子,和大人们一一打了招呼,就找了个地方坐在小马扎上,盯着日出东方发了会儿呆。
吴总管通知各位的时候,也没说是什么事,但朝花那双哭肿的眼睛,几位一品大员多少猜出点端倪,宫里压着皇上驾崩的消息没报,谁也不敢穿着丧服来到朝堂之上。
吴总管穿着一袭黑色的官袍,笔直地站在大殿门口,一句话也不说。
又过了半个时辰,二公主也到了,和五公主对视一眼,坐在了她对面最远的位置。
再过了一个多时辰,瘦到皮包骨的长公主在贴身女官的搀扶下出现了,接着是形容憔悴的三公主,最后是皇后带着六公主,人总算到齐了。
吴总管冲着皇后和五位公主依次行了一圈礼,顺序按照从长到幼,丝毫不敢怠慢,又对几位大人拱了拱手,亮出怀里明黄的圣旨。
所有人起身,翻身跪倒,听他缓缓道来。
皇上立下这道圣旨,大约是在半个月前,说起来还是朝花有一次和皇上说笑话,提起一句关于遗嘱的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皇上觉得这种提早把身后事交代一下的做法挺不错的,而且还能定期更新,随时替换之前不成熟的想法,所以就试着立了一道。
皇上也没料到刚试验第一稿的圣旨就变成了终版。
吴总管宣读圣旨上的第一句,皇上评估了几位公主的德行操守,属意将皇位传给五公主。
众人皆是一惊,继续听他往下念。
皇上说,朝雾国选储君的惯例是百官投票,所以他只是抛个砖,真到了他驾鹤归西的时候,万一遭遇到准备不足,就请几位国之栋梁集中讨论推选出新君的人选。
皇上还说,这次是一个很初步的想法,日后要是有更好的储君人选,再行拟定。
吴总管宣完这道破格的圣旨,又把玉玺加盖的面翻过来,给每位大人都瞧了瞧。
几位大人一听完,扑腾扑腾就开始磕头,一边磕一边抹眼泪。
张三思等着他们哭完一波,咳了几声,正一正衣襟,拘谨地站直了。
“诸位大人别着急悲痛,皇上的死是因为有人下毒。”
平地一声雷,大人们闻之震惊不已。
顾丞相率先跳了起来,指着张大人的鼻子,“你们掌禁司不要给了几分颜色就开染坊,什么都敢插手调查!”
卫祀礼躲在张大人背后缩起脖子,没吭声。
“丞相大人,有太医和吴总管作证,皇上的确是中毒而死!”张大人朗声道,一点不让步。
顾丞相还想骂人,大都督站了起来,面色沉重,“张三思,这件事,光你们掌禁司说了不算,皇后娘娘,诸位公主,可有异议?”
朝花静静地坐着
第 92 章 第九十二章 最后交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