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多,你这酒我尝着都有五十多度了,这能是古代就能酿出来的吗?”
      听到这话的杜晨顿时一滞,没想到游伟竟然能问出这样有深度的问题,顿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而看着杜晨有些说不上来的样子,游伟的表情更加的得意了:“高度数的酒想要酿造出来肯定是要有特别的器具的,这是古代就能解决的问题吗?这酒绝对有问题!”
      “问题?我怎么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啊。”
      王野倒是小抿了一口杯子中的酒之后平静的开口说道。
      对此游伟脸上喜色更重:“王野啊,你可能喝酒喝的比较少,唱不出来这酒多少度,这酒最少都有五十度,这是古代有能力做出来的东西吗?”
      “为什么不能?”
      王野反问了一句。
      这话倒是直接的就把游伟给问住了,他只知道高度数的酒是需要技术支持才能酿出来的,但是完全不知道具体是需要哪些。
      对于王野只是笑了笑,也并没有更多的询问他,自己就开口解答道:“高度数的酒一般只能由蒸馏器来提取,而蒸馏器是元朝时期被蒙古人引入进来的。”
      “对吧!这不就跟我说的一样了嘛!石冻春是唐朝的酒,元朝才有蒸馏器,这是不是证明这酒有问题啊!”
      听到王野的这段话,还没等他把话说完,一旁的游伟就笑着猛一拍手,得意的看着两人。
      不过两人对他都是直接无视了,杜晨倒是有些奇怪的问向王野:“王兄弟,既然蒸馏器是元朝传进来的,那我们家这方法是怎么来的呢?”
      杜晨对于自家的酒是非常相信的,既然祖先说这是从唐朝传下来的技法,那他就相信这一定是唐朝时期的酿造方法,但这不就跟王野所说的话给冲突了吗。
      对此王野只是笑了笑:“这只是明确可以知道我们华国蒸馏器出现的时间,并不是说到了元朝我们才有蒸馏器,甚至很有可能这个传进来的蒸馏器还是我们传出去然后给改造之后又回来的。”
      “什么意思?”
      杜晨有些不解。
      “所谓的元朝传入的蒸馏器,其实究其原因是因为元朝当时的记载用的是生硬的蒙古语音译词,比如忽思慧,也就是元朝的饮膳正要中,就将蒸馏酒写的十分的神奇,再加上用了外来语的缘故,所以才使得后来人觉得是元朝时期才有的蒸馏酒。”
      “这种认知就连李时珍在写本草纲目的时候都未能避免,实际上至少在唐代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有了成熟的蒸馏酒制作工艺。”
      “比如白居易的诗句,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闻玫瑰香,里面提到的烧酒指的就是蒸馏酒,因为酒精度数大,能够被点燃,所以被称之为烧酒,可见最少到唐代的时候蒸馏酒就已经相当的成熟了。”
      听完这话之后,游伟还是有些怀疑:“那他们的工艺是怎么做到的啊?”
      “工艺实际上并不困难,前些年曾出土过一个东汉时期的青铜器,那就是一件蒸馏器,东汉时期就能做出来的东西,没道理后世做不出吧。”

第136章 烧酒[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