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还没等他发问,贺瑶就自己说出了答案:“我想帮你。”
听到这话的王野不由得一愣,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的看着贺瑶。
“贺才他现在也能帮上你的忙了,而我还一直在家里吃闲饭,我也想帮你,所以才把这书拿出来看看。”
这一下子就完全说得通了,为什么贺瑶不喜欢古董还会看这样的书,那是因为她想要帮自己,想要学习关于古董的知识,能跟贺才一样帮上自己。
而贺瑶不想让王野看到她看这些书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怕王野看到她这样做,觉得她不自量力。
毕竟一般接触古玩行的人无不是接触多年的老学究了,哪怕是眼力不行但论起理论知识的话也都是一套一套的,就算是初接触这行的贺才,他大学也是学的考古,对此有过接触。
而反观贺瑶呢,就只有一腔热血,贺瑶也知道自己的这个行为是有些异想天开了,所以才不想让王野看到。
不过王野倒是并没有像贺瑶想象中的那样嘲笑他,反而是在愣神过后和煦的笑了出来,然后随手接过贺瑶手中的书本,开口问道::“已经看几本了?”
“两本,除了这个还有一本瓷器讲解。”
对此王野默默的点了点头:“华国一共有多少个著名的瓷器窑口?”
听到这个问题,贺瑶先是一愣,随即就立刻反应了过来,这是要考察她的学习进度呢,顿时雀跃的神色显于俏脸之上,连忙回答道:“从古至今,一共有五大最著名的窑口,分别是钧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而除了这几个窑口之外,唐代时期还因为器具的形制和窑口的地点也分出了几个窑口,分别是越窑、耀州窑、龙泉窑、定窑、磁州窑、钧窑、景德镇窑和建窑。”
听到这个回答的王野满意的点了点头,华国的窑口虽然多,但每个都有其特殊之处,就比如钧窑,它就有这“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之说,意思就是在进行烧制之前器胚都是一样的颜色,而在烧制之后,颜色就变得五花八门了,这也是钧窑的特殊之处。
再比如说定窑,定窑的瓷器胎质极薄,甚至能够透过釉面见胎,这就是定窑的一大特点。
除此之外,五大名窑都有着各自的拿手绝技,甚至是只要一看到他们的瓷器就能立马认出这是哪个窑口产出的东西。
而这种认知对于接触古玩行的人是必须要掌握的,而看起来贺瑶她学习的就挺不错的。
当然,王野知道能够背下这些知识跟能够活用这些知识的差别有多大,但是王野也认为只要能够下功夫,终究会有能够入门的时候,当然,也只是能够入门。
不要觉得入门听起来就很垃圾的样子,要知道古玩行千种门类,谁又能够全部了解擅长呢,在这行当里能够对单一的门类了解入门,这都已经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
第142章 瓷器的窑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