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大爷你也去过现场了?”刘靖明白过来,笑道:“在我们那里,这叫锅锅窑,又叫塔窑,不止能窑鸡,还能窑鱼、番薯,鸡蛋什么的,都可以。”
“锅锅窑?”江筠盛听得新鲜,点头道:“这名字好听,鱼也能弄熟吗?不错不错,快跟我来,都带上衣服。”
三个人跟着江筠盛,出了门往下走了一段,又到另一个山洞里,穿过弯弯曲曲的小路,明显气温下降,很快就到了另一个山崖下,冷风呼啸,雪花飞舞。
猛然从春天进入冬天,三人都很难适应,赶紧裹紧衣服,打了好几个喷嚏,只见不远处的土坡旁,挖了四五个小窑,旁边零散堆着许多土块,显然都失败了。
年泽锴这时候终于冷静下来,想在神使面前好好表现,马上说道:“这我熟啊,让我来!”
江筠盛倒是毫不客气,抚须笑道:“一人一个,多多益善。”
三个人马上齐上阵,年泽锴和刘明重新在旁边挖洞,刘靖则就着原来的一个土坑垒土块。
很快刘靖这边已经初具规模,那两个却手忙脚乱,塌了好几次,江筠盛在一旁一边惊叹,一边大笑,不亦乐乎。
年泽锴不信邪,也跑来旧坑上垒砌,但很快全都塌了,甚至连三分之一都垒不起来。
刘靖心中暗笑,这玩意看似简单,其实也需要技巧和经验,比堆积木还难,他当年你在兰州玉泉山上烧锅锅窑的时候,也经历过无数次失败,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唉呀,怎么就不行呢?”年泽锴失去耐心,颓然坐在旁边,寒冷的天气,却搞得满头大汗。
刘明也在一旁摇头叹气,他从小和刘靖一起长大,从没见过这东西,怎么公子坐起来得心应手的?
“哈哈哈,现在知道不容易了吧?”江筠盛似乎找到了平衡,得意笑道:“你们笑我老头子没用,大老远叫人来帮忙,自己试试就知道了。”
刘靖垒好两个土窑,让年泽锴他们开始烧火,笑道:“很多事情都是看着容易,做起来却难。”
“这话说得有理!”江筠盛见刘靖年纪轻轻,见解却不凡,点头道:“很多人喜欢对其他人做的事指指点点,自以为是,让他自己来做,可能还远远不如呢!”
年泽锴在一旁干笑道:“我这是眼睛会了,手却不会,就像我爹说的,眼高手低。”
江筠盛也看出来年泽锴性情急躁,认真说道:“年轻人,你要记住,有些事在没有了解清楚之前,千万不要妄下论断,更不要轻易动手,否则很容易吃亏的。”
“我记住了!”年泽锴连连点头,牢记在心,神使说的话,显然比他老子要管用多了。
很快两堆火烧得旺了起来,距离烧红土块还要一段时间,江筠盛从隔壁的悬崖上取来一只冻鸡,年泽锴这次轻车熟路,马上用泥土将它包裹起来。
江筠盛好奇问道:“鸡可以裹泥去毛,鱼要怎么做?”
刘靖心想这里可没有锡纸,只好说道:“用荷叶或者粽叶、竹叶都可以,可惜这里……”
“是不是大叶子都可以?”江筠盛眼睛发亮,马上对年泽锴两个人说道:“你们下山往北走,那里有一个冰湖,里面鱼不少,湖边还有一种奇怪的大叶草,都去搞来。”<
第25章 眼高手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