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安国公府是传承这么多年的勋贵,但真要比银子,姜家身上拔根汗毛都能将安国公府比下去,安国公府会与人联手去对付姜家,又何尝不是看中了其中的利益?
      赚银子嘛,不寒碜。
      赵氏是这样想的,安国公府在姜家倒了之后,自然是能分到一大笔的利益,可那怎么能比得上她自己将这利益捏在手里呢?
      爹有娘有,那也不如自己有不是?
      所以,赵氏才撺掇了孙氏,想着把侯府的银子拿出去倒个手转一大笔回来。
      赵氏也不是个能藏得住事儿的,有了这样的盘算之后,在回娘家时也就将自己的想法透露给了安国公夫人,安国公夫人一听,没错,是这个理儿啊!
      虽然安国公府事后一定获利不小,但谁还能嫌银子少?
      于是,安国公夫人又在安国公那里吹了枕边风,最后说动了安国公,在分到该得的利益之前,先赚他一笔!
      所以才有了后面的事。
      安国公府还好,毕竟底蕴还算是深,只拿了国公府绝大多数的现银出去,甚至的产业并没有动。
      可定远侯府就不一样了。
      侯府几个月之前才被骗了那么多银子,当时现银全部被骗走,也就只剩下铺子田产等动不了的产业了。
      哪怕从安国公府拿了一笔银子,又缓了这几个月,但手里的现银数量到底不多。
      这么好的赚银子的机会,几乎可以说是稳赚不赔,自然谁都想赚得更多一些。
      于是,孙氏和赵氏就想了一个主意。
      侯府分家时,杨氏到底还是心软了几分,分给侯府的田产铺子等产业盈利状况都是极好的,以这些产业作为抵押,一定能让她们在短时间内拿到大笔的银子。
      当然,她们也不想丢了这些产业,只不过是暂时抵押而已,等到她们赚到了银子,一定会第一时间把这些产业赎回来。
      比起她们即将赚到手的大笔银子,要付出的那点利钱就不值一提了。
      于是,婆媳俩狠狠心,就这样拿侯府的产业暂时换到了大笔银子。
      再然后……
      赔了个精光。
      对于这婆媳俩而言,这无异于天塌了。
      那些联手算计姜家的商贾们赔得裤子都当了,孙氏和赵氏虽然不至于如此,但也差不了多少了。
      要知道,侯府所有的产业都被她们抵押去借了现银,若是这些产业不能拿回来,那侯府可以说就只剩下了一个空架子!
      婆媳俩知道消息之后当时就晕了过去。
      她们这一晕,侯府其他人自然也就知道了这整件事。
      都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之下,要说侯府其他人对孙氏和赵氏的所为半点不知情,那肯定不可能,毕竟无论是穆?三兄弟还是周氏程氏两妯娌,那可都不是省油的灯,这种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他们又怎么可能半点不知道?
      之所以没有出声,不过是也觉得有利可图而已。
      觉得有利可图的时候,侯府其他人没作声,但现在知道那些抵押出去的产业拿不回来了,他们立即就变了脸色。
      消息传回京城也就三两日的功夫,但侯府内却早已经经历了好几场风暴。
      最后,所有人有了统一的共识。
      那就是,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来穆宅求老祖宗伸把手。

第361章 挺有自知之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