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隆誉帝的声音越来越大,到最后在这哪怕站了这么多文武官员仍显得有些空旷的大殿内回响,让人轻而易举的就能感受到来自于帝王的愤怒的力量。
      哪怕还没看到奏折里的内容,众臣仍噤若寒蝉。
      过了许久,穆珩越众而出,俯身将地上的奏折捡了起来,细细看过一遍之后,他这才将奏折递给了离得他最近的一名官员。
      “喏,看看吧,很精彩的。”穆珩道。
      那名官员打开奏折,很快就脸色极为难看地将之递给下一人。
      奏折在群臣之间不断传阅,看过奏折的众臣都低头垂眼,再不敢说一个字。
      只因,姜绎的这本折子里,安国公父子主导荆州粮仓贪腐案的证据,实在是太过详尽,让人哪怕是昧着良心都没有办法说这上面所写的内容都是编出来的。
      许久之后,当这奏折在群臣之间传阅完毕了,隆誉帝冷笑一声:“你们不是要为安国公父子求情吗?”
      殿内只余一片沉默。
      这个时候谁还敢求情?
      先前那么多人围攻姜绎,替安国公父子求情,可不是因为他们与安国公有多好的交情,只不过是姜绎直接冲上门拿人的举动让一众大臣们察觉到了危机,从而抱团之举。
      现在明知道安国公竟然有这么大的胆子,以及这么大的胃口,将那么大一座粮仓里的粮食都换成了银子往自己的口袋里塞,他们又哪里敢再求情?
      虽然现在还只有姜绎的折子,但姜绎敢这么高调,再结合隆誉帝先前的反应,众臣不难猜出,安国公父子只怕还真不是被冤枉的。
      这一次……
      安国公府定是没有好果子吃。
      有丹书铁券在,安国公父子倒是不会有性命之虞,但这爵位和丹书铁券还能不能保得住,那可就说不定了。
      也是到此时,众臣对于姜绎管着的仪鸾卫,才算是有了全新的认知。
      所以……
      这仪鸾卫,不仅管着皇帝的仪仗侍卫,最重要的是,这仪鸾卫还是隆誉帝的耳目,更是隆誉帝手里的一把刀!
      众臣不由人人自危。
      不过……
      话说回来,这姜绎从前不过是个商人,在官场中没有任何的根基,上任也就月余,荆州的事传回来也没多久,安国公府那里更是什么消息都没有泄露出来,姜绎是如何这么快就将安国公父子与荆州的粮仓贪腐案联系到一起的?
      众臣都不解。
      当然,没有人给他们解惑。
      对于隆誉帝而言,他的耳目自然是隐藏得越深越好。
      “朕知道,你们中的某些人,只怕到现在还认为这些证据只不过是姜爱卿编造出来构陷安国公父子的,荆州那边的人想来用不了几日也就能回来了,到时候人证物证俱在,朕倒要看看你们还能如何替安国公父子开脱!”隆誉帝语气冷得像是随时要掉冰渣子一般。
      众臣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谁都不敢说话。
      就如隆誉帝所言,他们中有的人还觉得是姜绎构陷安国公父子的。
      那么……
      就等人从荆州回来,到时候,一切自然也就能见分晓!

第389章 怎么查到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