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歉意走回来,“阿妩,这次我要食言,不能带着你和两个孩子看灯会了……”
      姜娆替他理了理衣领:“灯会年年都有,往后我们再带着孩子们看也是一样,你自去处理你的事情吧。”
      穆珩微低着头看着姜娆。
      冬日的清晨,天其实还并未大亮,屋里暖黄的烛光与外面微白的晨光混在一起,轻轻映照在姜娆的脸上,让此刻的她看起来有着格外的温柔。
      这是他的妻。
      明明也就是这样再寻常不过的一幕,却让穆珩觉得胸口一烫。
      他轻轻拥了姜娆一下。
      然后放开,转身与姜绎一起大步离开。
      路上,穆珩还有些奇怪地看着姜绎。
      “大舅兄,你这次怎么没逮着我嘲讽了?”他问。
      姜绎忍不住给了他一个白眼:“我在你心里到底是个什么形象?”
      穆珩拿了一种“原来你这么没自觉”的眼神看着姜绎:“你不是一见着我和阿妩恩爱,就心里不舒坦吗?”
      姜绎:……
      要不是这是他亲妹妹的夫婿,打坏了妹妹会心疼,他是真想把这人给狠狠揍上一顿。
      看出姜绎的想法,穆珩得意地一笑:“大舅兄,幸好你打消了这样的念头,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你打不过我……”
      姜绎:……
      手更痒了怎么办?
      在这样的插科打诨下,因为兰州府那边带来的沉重,倒也不知不觉的消散了许多。
      两人很快也就进了宫。
      隆誉帝正沉着脸看着手里的折子。
      “这是兰州府那边的仪鸾卫昨儿府里送到的密折。”隆誉帝将折子递给穆珩,“你们先看看吧。”
      穆珩也没多礼,接过密折看了起来。
      看完之后,又递给姜绎。
      姜绎执掌仪鸾卫,也有大半年的时间了,因为依托于姜家献上来的酒楼,本就有着极好的基础,只要人手到位之后就能迅速的组建起情报网络,是以虽然时间不长,但如今的仪鸾卫显然已经成了气候,大安朝各地的消息都能以最快的速度汇集到京城来,再经由姜绎的筛选,从中整理出最可信的消息呈到隆誉帝跟前。
      兰州事变发生得太过突然,关系重大,是以兰州的仪鸾卫并未先将消息递到姜绎这里,而是直接写了密折送往宫里。
      “梁王府大概是想打朕一个措手不及,赶在年前所有人最是松懈的时候全面控制了与兰州府紧邻的金州……”
      “消息原本早就该送抵京城的,但这一路上大雪封路,仪鸾卫的人生生多花了两倍的时间才于昨日夜里将消息递进了宫,路上马都跑死冻死了好几匹……”
      听到这里,姜绎眉头拧了起来:“仪鸾卫传递消息的手段并不局限于快马加鞭,为何……”
      隆誉帝冷笑连连:“这个问题问得好啊!赵家人年前突然举家迁离京城,本就是奔着兰州府去的,仪鸾卫的信鸽行至中途,被赵家人一箭射了个正着……”
      穆珩和姜绎对视一眼。
      “看来赵宝成还算得上宝刀未老,年纪一大把了还能有这样的功夫,现在,只怕他已经拿着那只信鸽去梁王跟前邀功了吧?”
      隆誉帝说着话,到底没忍住,将桌上的镇纸用力摔在了地上。
      ps:还有一章白天再写吧……

第444章 事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