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九章 伯牙子期?[1/2页]

三国开局一把加特林 失落的咸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啊。”
      李明一脸的理所应当。
      会。
      怎么可能不会。
      更何况。
      自己就算不会作诗。
      自己也能够背啊。
      真当小时候三百首白看了啊。
      “这……”孔融愣了愣,面上满是难以相信:“这……”
      “这……”
      “李壮士啊。”连着吐出三个重复的字眼,孔融还是无法接受:“你真的会诗词?”
      “真的。”重重的点了点头,李明抬了抬手:“要不……”
      “我现在就给您背一首?”
      “背?”孔融眨了眨眼。
      “作。”李明迅速修改言辞。
      “哦哦。”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孔融抬了抬手:“不了不了。”
      “当下这个情况还是算了吧。”
      “太守不相信我?”李明指了指自己。
      “不不不不不……”迅速摆了摆手,孔融于李明吐诉起来:“并非不相信。”
      “孔融只是认为此等场景之下。”
      “不适合聆听李壮士的杰作。”又想了想,孔融又抬了抬手:“营帐。”
      “等一会到达营帐,孔某一定细心聆听。”
      “营帐?”李明抓了抓脸,有些困惑的询问起来:“这个作诗和营帐有什么关系吗?”
      “额……”脚下微微一滞,孔融笑了笑:“并非于营帐有关。”
      “而是与场景氛围有关。”
      “场景氛围?”李明有些发蒙的看着对方。
      “是啊。”孔融微微颔首,又有些纳闷的看着对方:“李壮士会做诗词。”
      “怎么会不懂这个呢?”
      “嗯……”李明沉吟了起来。
      “嗯。”
      孔融注视这李明,暗暗的点了点头。
      不会。
      对方怕是不大会作诗词。
      只是于此不懂装懂。
      然年轻人青涩气壮,难免逞强。
      更何况对方先前又有那等壮举。
      鼓励。
      自己无论如何都要鼓励对方。
      “哦。”李明反应了过来,于孔融讲述起来:“我明白了。”
      “孔太守的意思是说……”
      “诗作是由性而创,或是风声阵阵,或因雷声轰鸣,或因酒醉迷离,绝望兴奋。”李明想了想,又一次开口:“而如今营帐嘈杂。”
      “我们又匆匆赶路,心中无法宁静,根本无法创造出好的诗作。”
      “是的。”有些意外的看着李明,孔融微微颔首:“而且聆听更需如此。”
      “想要品味一首诗的意境。”
      “最好的方法就是两种。”孔融竖起两根手指,一一吐诉起来:“第一就是有相同的境遇。”
      “第二就是沉心静气,细细琢磨。”
      “而眼前的场景俨然都不在这些行当之中。”
      “嗯嗯。”重重的点了点头,李明于孔融讲述起来:“我明白了。”
      “明白就好。”重重的点了点头,孔融又二次开口:“当然。”
      “孔某仅仅表达的是个人的观点。”
      “并不代表所有人。”孔融缓了缓,又一次开口:“毕竟这世间之大。”
      “难免有不同之人。”
      “是。”李明笑了笑,于对方吐诉起来:“有些人知识底蕴强悍。”
      “有些人天赋令人艳羡。”
      “还有些人有旁人无法触及的记忆。”又想了想,李明轻轻的点了点头:“这些情况……”
      “都能够创造出想当不错的诗词。”
      “是啊。”
      孔融眼中闪过一抹赞许。
      不错。
      真的不错。
      与许多人相比。
      李明不仅拥有更好的知识底蕴。
      而且还有绝佳的天赋。
  

第四十九章 伯牙子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