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怜云笑而不语,不再接话只是默默的做着手上的事情。
施泠也注意到了陈怜云那边对的动作,嘴角上扬露出了一个好看的幅度,她当然知道那个接近陈怜云的小太监是打的什么心思,不过她也不打算去插手此等小事。
就打算让陈怜云自己去处理这个事情去,只是她不清楚陈怜云会不会把握此机会,如果她当下是陈怜云她便会直接将此人收入麾下为己所用,因为有所求的人才是最好把握的。
而这也是她出了冷宫后必经之路,毕竟现在就皇宫来说可以说是没有半点自己的势力,而现如今也只是出冷宫而非马上就可以登位。
所以笼络人心也是自己后面的重心之事,只不过等出冷宫之后便要好好了解一下如今这朝廷中的各位大臣之间复杂的关系了。
施泠身后跟着一众宫人,待到她出了冷宫之门时还是忍不住转身再深深的看了一眼这个自己既命悬一线又让自己又有了一线生机的冷宫,她心中明确的知道,出了这冷宫不代表以后的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反而,出了这个冷宫便今后的日子便更是如履薄冰了,更加的步步惊心。只要在未成大业之前稍微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甚至在别有用心之人那儿甚至会直接失去生命。
但是当施泠再转过身来一路瞧见阿弟、阿礼与怜云脸上充满着对明日的希望,便一次又一次的激励着自己,这一战只许胜而不许败,他们还有太多太多未完成的事情等着他们去做了。
于是定神凝气,微微将头扬起,“走吧,去祭坛。”
刚出冷宫帝姬与太子便要去祭台行祭天大典,随后便要去太庙将祭拜嘉禾帝与贺皇后,而今日也是大祭司早早算过的日子,很是风和日丽,一览无云。
虽然今日朝中的大臣才知道徽颐帝姬与太子今日才搬离出冷宫,但都不用细细想,只要听上去就已经知道这徽颐帝姬出冷宫是早就已经定好的事了。
因为祭祀前三日起,帝姬与太子便要开始斋戒,而前二日就要书写好祝版上的祝文,前一日,就要宰好牲畜,制作好祭品,祀日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派位、供器、祭品。
待施泠一行人到祭台的之时文武百官早早的候在了台下,而摄政王施临渊与丞相陆晚宁在祭台的两边站着也静静的等待着施泠的到来。
施泠看向自己身侧的施言殊,朝她轻轻的点了一下头,两人就一步一步的迈上阶梯,羌礼与陈怜云则是不能随着两人上祭台的,所以就在石梯的两边等候着两人进行祭拜之礼。
走到摄政王与丞相两人所站的石梯时,施泠几乎没有犹豫的眼神首先看向了施临渊,满心满眼的感激与爱慕之情,随后才是看向陆晚宁向他点头示意。
祭天大典在施泠与施言殊站上高台那一刻便正式开始了,祭桌上已经摆供好几祭品祭供神明,两人先是一起在金盆里洗手后再点燃神案前的蜡烛,向神明献茶三杯,随即便焚香迎接神明。
敬酌一杯酒,请神;
神明既降临,敬第二杯酒;
敬酌第三杯酒,请问神明允诺否。
然后施泠与施言殊两人一起燃烧金银纸并燃放爆竹,最后由施泠来念完祭文。
做完这一套动作后,祭坛下的文武百官纷纷朝祭坛行着跪拜大礼,嘴上皆齐声说道:“愿诸神庇护我纪舒国风调雨顺!无灾无难!”
今日日头也渐大,施泠也注意到阿弟满头如黄豆般大小的汗珠,眼神也逐渐快要迷离了,正担心阿弟坚持不住如果晕倒在祭坛之上定会让有心之人抓住把柄有话可说。
于是便向阿弟那方挪去了,让自己有机会在如果阿弟晕倒之后能够扶住他。
“阿弟,再坚持坚持。”
施言殊已经无力再答话了,拖着沉沉欲坠的身体坚持着,心里的念头是坚决不能给阿姐带来麻烦。
每分每秒都如此煎熬,终于在大祭司的结语中,有惊无险的完成了此次祭典。
第16章 祭祀大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