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又开始写洪武字典的章程,所谓章程其实就是这个字典要编成什么样子。
      后世的字典有两种查找方式,一种是知道读音,却不知道这个字怎么写,那就要靠拼音来查找,另外一种就是见到不认识的字,查字典知道读音和意思。
      第二种一般是按照偏旁部首的比划检索到这个部首的字,再查找这个字在哪一页。
      还有一些字没有偏旁部首,比如凹凸,这就需要专门搞出来一个难检字笔画索引。
      朱???馊?址椒ㄐ闯隼矗?褂芯褪亲值淅锏淖郑??凑帐裁此承蚺帕小
      是按照拼音,还是按照笔画。
      最后朱??龆ò凑掌匆簟
      还有一字多音,是每个读音都要写上,还是只写常用的一种。
      因此编纂字典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更重要的是,得先把里面的内容搞出来,最后再确认前面的索引。
      如果每个读音都写上,为了节省纸张,也得在定稿之后,才能知道另外的读音在哪一页。
      更不用说,字的意思,也需要进行编纂,还有在编纂的过程中,大家难免会有不同的意见。
      总之这是一项很浩大的工程,不过一旦完成可是好事一件。
      也许几百年后自己搞的很多东西,都不能留下印记,可是他相信,只要这个字典编纂完成,那么他的名字流传几百年不成问题。
      除非改朝换代,后世的朝廷重新编纂。
      就在朱??鼙始彩榈氖焙颍?嗬胗μ旄??囊恍┑胤剑?拥叫偶?拇笕迕牵?桓龈黾ざ?淖急附?┝恕
      其中包括一些,之前朱元璋征召,可是他们不愿意出世的人。
      这些人有一些是不愿意当官,一心只想做学问,还有一些是对前朝保留一些忠心。
      千万不要觉得元朝只统治百余年的时间,就不会有对他们忠心的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同样的一个朝代,也有一个朝代的百姓。
      就像后世的清朝,一开始的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多少人为了不剃发宁死不屈。
      可是没过多少年,当朝鲜使臣来到北京的时候,当时很多人看着朝鲜人的官服都觉得奇怪。
      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除非有人不断的揭开你的伤疤,否则很快就有人好了伤疤忘了痛。
      世界上真的不追求名利的人不多,有人图名,有人图利,其实名何尝不是一种利。
      只不过这种利,不似功名利禄那般赤裸裸。
      朝廷要编纂字典,对于这些淡薄高官厚禄的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吸引。
      很多人甚至都七十来岁,依旧愿意进京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朱元璋也收到了一些毛遂自荐的人,通过关系送上来的请愿书。
      他心中十分得意,你们这些人,以前觉得咱是泥腿子,现在一个个的都往咱身边凑。
      老五这小子,确实是个人才,咱以前怎么就没想到这个好办法呢。
      要是以前知道有这样的办法,何愁聚集不到那么多的人才。
      只要他们来到了京城,有的是办法让他们留下来。
      人的底线,总是一点点的被突破的,就怕他们真的不动心。

第85章:四轮马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