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假钱?”
      老大爷一惊,随即满脸怒气,“连我这个糟老头子都骗,你还有没有点人性了!”
      “是啊,现在的年轻人,一点品德都不讲!”
      周围的乘客也开始指责,纷纷嚷嚷着要叫乘警。
      恰好火车在一个站台停下,那青年恶狠狠地瞪了江远一眼,“我记住你了,别让我再遇见你!”
      说完,他直接下了火车。
      “这样的人我见多了,”江远冷笑一声,“专搞这些坑蒙拐骗的事情。”
      “小伙子,谢谢你啊,”老大爷对着江远笑了笑,“要不是你提醒,我还真就上当了。”
      “小事儿,”江远顺势走到老大爷对面坐下,“大爷也去景德镇?”
      “对,我叫陈百任,就是景德镇的,”老大爷和善一笑,“小伙子也去景德镇?”
      江远没有隐瞒,把自己要去景德镇请老师傅的事情说了出来。
      交谈之间,江远发现,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老者,居然是明末制瓷名家陈仲美的后代。
      陈仲美可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制瓷大家,他尤其擅长仿古窑器,精制各种古玩,做出来的东西足可以假乱真。
      “据我所知,陈仲美是江西婺源人,”江远满脸疑惑,“尽管他在景德镇待过一段时间,可也没听说他在景德镇定居啊。”
      陈百任笑了,“是从我爷爷那一辈才搬到景德镇定居的,我从小跟着家里长辈学制瓷。”
      江远瞬间动心了,还找什么老师傅啊,眼前这位不就是最佳人选嘛。
      “陈师傅现在还制瓷?”
      陈百任神色有些黯然,“退休了。”
      “这两年景德镇制瓷开始用上了机器,机器做出来的瓷器,那能叫瓷器?”
      “没有灵性的东西,也就配拿来吃个饭、盛个水。”
      江远点点头,“手艺人都有傲气,我很理解陈师傅的想法。”
      “江大哥,你聊什么呢?”刘小军打着哈欠喊了声:
      “你不是要买大爷的东西吗?谈得怎么样样了?”
      陈百任诧异地看了眼江远,“你也懂古玩?”
      江远笑着点点头,“我在滨海开了间古玩铺子,现在正愁着寻摸一些老物件撑门面呢。”
      “那去我家里看看吧,”陈百任也来了兴致,指着怀里的布包道:
      “这样的瓷碗,瓷盘,我家里还有一箩筐呢。”
      “一箩筐?”江远嘴角直抽抽,“陈师傅你怎么不早说啊。”
      陈百任得意一笑,“我爷爷留下来的,听说当初是从一窑废瓷里挑出来的。”
      “那可真是好运道,”江远竖了竖大拇指,开始和陈百任闲聊起来,主要还是旁敲侧击,看看有没有可能把陈师傅请回江家村。
      火车终于到了景德镇车站。
      下车之后,陈百任直接带着江远和刘小军坐车往他家赶去。
      陈百任的家在高岭村村尾,和其他住户隔了大概有百米,显得有些‘不合群。
      沿路走来,几乎每一户都是个独立的家庭瓷器作坊,这也是景德镇人最常见的谋生方式。
      看着村民在院子里用机器‘制坯,陈老爷子冷哼了一声,气鼓鼓地往自家走去。
      走进陈师傅家的院子,刘小军就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看什么都新奇。
      院子很大,东南角落并排垒着三座土窑,西南角的棚子下堆着大量松柴,品质都是上乘。
      柴堆边上还有一大堆碎瓷片,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正蹲在边上,皱眉捏着一小块瓷片沉思。
      “阿忠,来客人了。”
      听到陈百任招呼,中年人缓缓起身,对着江远和刘小军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我儿子陈忠,就这脾气,除了制瓷,对啥都不感兴趣。”
      江远点点头,跟着陈百任进屋,这才发现,屋里居然被改成了工坊,摆满了制坯、整形、上釉等一系列工具。
      靠墙的架子上还摆满了精美的瓷器。
      江远上前看了看,顿时惊讶了。
      “仿南宋龙泉窑粉青釉蟠龙瓶。”
      “仿北宋繁昌窑影青釉梅瓶。”
      “仿北宋龙泉窑青瓷多管瓶。”
      “仿清嘉庆掐丝珐琅花口瓶。”
      江远瞪大了眼睛,这架子上摆的上百个瓷器,几乎每一个都叫得出由来。
      细看样式、纹理、图案、釉色、甚至是底款和包浆,完全就和真品一样!
      江远敢肯定,如果不是自己没看见这些东西发光,说不定真会以为这些东西是老物件。
      这手艺··绝了啊!
      说句不好听的,这些东西要是流入古玩市场,怕是百分之九十的玩家都得打眼。
      “你倒是挺有见识,”陈忠端着茶杯递给江远,“那一箩筐破烂瓷器拿出来了,你自己去看。”
      江远满头黑线,“那可是古玩,在你嘴里怎么就成了破烂。”
      “那一箩筐东西也就

第27章 景德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