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楚国的使臣到了宛城。
没想到来的竟又是范增。
“楚国使臣范增参见禹王陛下。”
范增现如今在楚国如鱼得水,言谈举止间颇有些意气风发。
“范先生久违了。”姜元挥手示意安德海赐座。
“我大楚此次出兵四十余万。”
“现如今已一鼓作气攻下了东吴三座城池,拿下王都指日可待!”
范增侃侃而谈,在姜元面前炫耀了一番大楚军队的强悍。
“那为何不一举拿下东吴王都,反而后撤做起了防守?”姜元嘴角微微扬起反问道。
前方战事情报每日都会送达至他的桌案,楚国的行事他了如指掌。
“那东吴陆逊端的是奸诈,用计之狠辣让我军损失不小。”范增讪笑道,心知禹王是聪明人,他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道出了此行的目的。
待得东吴灭亡,他楚国只要三座城池,其他全归大禹所有。
条件是制作火炮的方法。
“范先生是代表楚国谈判还是代表太子府?”姜元沉吟道,看来不少人已经认识到火炮的重要性了,不过别说他没制作方法,就算有也不是现在的工艺也可造出来的。
但是别人不知道,倒是可以用其大捞一笔。
“敢问禹王,有何区别?”范增疑惑道。
他此行确实不是奉命于楚王,楚王年事已高,整日只想着如何延年益寿,没有见过火炮威力的楚王颇为不以为意。
范增此次前来便是出行前太子的嘱托。
“若只是太子,朕开的条件怕你们给不起。”姜元淡淡道。
“禹王陛下只管提条件!”
范增难掩心中的激动,就怕禹王不给机会。
“容朕稍后再给范先生答复。”见范增如此激动,姜元觉得自己还是小看了他们对火炮的渴望。
将范增安置下去歇息后,姜元叫来了诸葛亮。
“禹王陛下,此举不可。”
“火炮的重要性超过任何稀世之宝乃至城池的价值。”诸葛亮皱着眉劝谏道。
姜元很是欣慰,诸葛亮现在已经站在大禹国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
“无妨,给他们也造不出来的。”姜元宽慰道。
“是亮多虑了。”诸葛亮马上意识到是自己唐突了,禹王怎会做杀鸡取卵的事情。
“那诸葛先生可以回答朕的问题了?”姜元笑着道。
姜元最终决定向楚国要奴隶。
楚国是整个九州最大的奴隶买卖国度,其国家人口与奴隶的比例是十比一。
“五十万奴隶虽数量庞大,但若是楚王下旨定能凑齐。”
“可能那些囚犯,山野蛮夷都会抓来凑数。”诸葛亮分析道。
楚国数千万人口,凑个五十万奴隶出来还是没问题,但是质量就参差不齐了。
而姜元要的是青壮年劳动力。
其中还涉及到这些奴隶的接收和安置等问题,为避免到时候出乱子,姜元听取了诸葛亮的意见。
让楚国分三年,每年提供青壮年奴隶二十万,并附上二十万奴隶一年的口粮,三年一共交付大禹六十万奴隶。
姜元也将火炮的制作方法分成三份交付楚国。
至于最后为什么选择了奴隶,因为他要修铁路,需要大量工人。
而奴隶便是最廉价最有效率的劳动力。
从禹王的房间出来,诸葛亮就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归属。
当前几日听说禹王决定不再进攻东吴的时候,他就知道禹王的心智更加成熟了,愈发像一个合格的君王。
第119章 停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