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三十七章 原因竟然是因为无知![1/2页]

医学模拟器 一柄柳叶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239章 原因竟然是因为无知!(求订阅!)

 所有形式主义的东西,都是大同小异的。

 但此次京都大学附属三医院举办的欢送仪式,却并非如此。

 因为此次举办的是小型的专项培训班,邀请来的人很少,三医院来的人也不多。

 此次的聚会,京都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骨科,就才来了三个人。

 桂元平,品吕,纳兰苏。

 纳兰苏,复姓,但是苏并非他母亲的姓氏,而是随便取的一个字,没特殊意义,纳兰苏是为了避免产生误会,所以才多解释了一句。

 而这个纳兰苏,便是之前,虽然未进到培训班里面来,却仍然主刀了的博士,如今是博士一年级。师从于品吕教授,是这里面几个最为年长之人。

 等到周成等人都到了包厢后,纳兰苏非常健谈地开口说:“几位师弟,其实一开始的时候,在知道这次的培训班名额没有我的时候,我是非常失落的。追着我的老师以及桂老问了好久,为什么。”

 “可等真正地看到了几位师弟之后,我才懂了我老师和桂老的深意。”

 “让我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纳兰苏的长相十分普通,属于放在人群中,没有任何特征,而且很容易被忽略那种。

 当然,当他戴上了口罩和帽子,穿上了无菌手术服后,大家就都不会这么觉得。

 只是现在真正地素面相对,大家都没想到过,之前那个主刀的博士,竟然会长得如此普通。

 性格倒是比较外向。

 周牧云很快就接过了话:“纳兰师兄,您要这么说话,我们都快怀疑自己的能力了。”

 “不信你让桂老和品教授说句实话,纳兰师兄你的手术基础,比我们还是好了很多的。”

 不过,他说完这些话后,又是补充道:“当然啦,周成应该不算在我们之中才是。”

 夸人要讲究适度的,纳兰苏很强是很强,但是和周成,还是又有一定的差距的,而且可能这个差距还很大。

 但是纳兰苏如果非要说周牧云等人比他也很强的话,那就是过谦了。

 桂老就实话实说了:“牧云,甄行,还有余横、粟敏,你们四个,我是之前就晓得伱们的,而且我发的邀请,也都是发给你们老师的。”

 “我原本打算邀请的另外一个学员,并不是小周,而是湘省的另外一个小杨。”

 “杨弋风,可能你们也认识他的。只是小杨说自己没有空过来,所以就举荐了周成。在最开始的时候,我是对周成是否有能力来我们的培训班,抱有怀疑态度的。”

 “可为了尊重小杨,我最终还是同意了他举荐的小周。”

 “你们都非常不错,小周也同样优秀。”

 余横就点头,把桂老的话接了过来:“杨弋风我认识,和我算同一届,当初在举行大学生医学技能竞赛的时候,我们都是特等奖。”

 “但是我知道,他能拿特等奖,是因为只有特等奖。”

 “这一次来的时候,我没看到杨弋风,其实也觉得颇为遗憾。”

 “但是,周成来了之后。”

 说到这里的时候,余横就放下了自己的骄傲,笑了笑道:“我都快怀疑,咱们华国最好的医学院,是不是该在湘省了。”

 余横,这么说,顿时让很多人都对杨弋风也产生了好奇。

 通过这几日的相处,大家都对相互的水平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余横的综合实力,如果算上周成和纳兰苏的话,应该是在第四位。

 如果不算纳兰苏的话,他应该排在第三。

 能够得到余横这么高的评价,是非常难得的。

 当然,余横这样的玩笑,也不会引起反感。

 “那我倒是越来越对杨弋风,更加感兴趣了。希望下一次,若是有机会的话,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周牧云的眼神带上了斗志。

 周牧云是有资格说这样的话的,作为和协骨科年轻一辈的“宝贝”和天才担当,他只认自己看到的。

 虽然这一次,他是输给了周成和纳兰苏,但是,纳兰苏和周成,比他的年纪都要大一些。

 根据余横说的,这个杨弋风,比他还要小一些,能够得到余横这么高的评价,若是有机会能切磋一下的话,是很难得的提升机会。

 并不是为了要战胜谁,至少要知道,别人的思维和思路到了那里,更加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这才是周牧云希望做的。

 品吕教授就把话接了过去:“肯定是有机会的,以后的骨科,肯定都属于你们年轻一辈。”

 “能够看到你们不骄不躁,沉得住气,我们也是很欣慰的事情。”

 “桂老,您觉得呢?”

 桂元平作为如今骨科的天花板,也是骨科科研领域里面登顶了的人,站着的视野更加高。

 所以,他的视野还是不一样的,就道:“不管是小周他们这一辈也好,还是你们这一辈也好,都是非常优秀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我们华国慢慢发展和崛起的必然。”

 “在我这里,你们都是华国的未来,我希望的是,你们都能够找到各自的定位,做自己定位之内的事情。”

 “品吕,你如今作为教授,各方面的资源和积累,都已经到了一定的层次。那么你就要好好地利用起来,为下一辈打下更好的基础,同时,你也要承担起自己的任务。”

 “接下去的几十年,全世界医疗的竞争,一定是在创新和专利及知识体系的竞争,你逃不掉的。”

 “于一个教学医院的教授而言,你必须要做好表率,把遇到的每一个病人治疗好。遇到的每一个学生,都找到他们的定位。”

 “于一个实验室里的研究员而言,你必须要不断地开拓方向和平台,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科研平台,创建实验室,让学生拥有站得更高的视野。”

 “我们这一辈的任务,就是让我们在专业上,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承担得起常规、常见的医疗任务,为百姓做到有病就可医。而无需因为医疗条件的限制,去国外周折。”

 “你们这一辈的任务,就是要做好,达到国际的顶尖水平,把其中几个科室,比如我们打造成国际顶尖的学科环境,让病人和百姓认为,我们国家的医疗条件和医疗资源,不弱于国外。”

 “我们更下一辈的任务就是,获得更多的专利权。让我们国家的百姓,有自己的药可用,有自己的最为先进的药物可用,有自己的器械可用,有自己的医疗体系。”

 “甚至,更高的任务就是,如果你们实力足够的话,就该打造独属于我们华国的研究体系和评价体系。”

 “打造我们华国的科研平台,让我们国家的科研,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让更多的国家,与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看齐。”

 “这一步一步,都很难。”

 “很难…”

 桂元平说话间,所有人都开始变得沉默起来。

 在开始细细地思考桂元平的话,很有道理,但同样,这也很难,这只是桂老给他们这一辈寄予的希望。

 国家的现代医学发展,至少持续了一百多年,华国的现代医学,起步了才不到五十年的时间,要真的达到翻越,还真的有很长的路要走。

 明白差距,缩小差距,达到水平,扩宽差距,把自己站在更高维——

 桂老稍微停了一会儿之后,才又说:“我们的视野要调高的同时,也要更加地脚踏实地。不管是医生也好,教授也好,还是所谓的院士也好,我们的目的,应该都是一样的。”

 “我们是医生,要承担的就是把医学这一门学科发展好,发展得更好。”

 “我们的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这一块,如今对医学发展的研究投入,每年都不少于百亿米元,就是希望给我们投资,让我们放心地去做研究。”

 “这个过程可以失败,但不能停步,基于现实,慢慢往前走就是了。”

 “不管其他人怎么样,我们要保持住我们的初心和初衷,放眼未来,必然是一片坦途。”

 “而且!”

 说到这里,桂老已经加重了语气:“作为现在到了这一步的你们,有了这样水平和机会的你们而言,你们的基础,其实都已经搭建好了。”

 “你们的工作、你们的学历、你们的带教老师,你们的平台,都其实已经是足够了的。”

 “和协、三医院、积水潭、瑞金、华山、还有周成你,你们的平台,都已经是足够高了的。你们现在缺少的不是为了工作而努力,你们该思考,你们自己的人生规划。”

 “说得更加直白一点,我这次之所以会安排陆乾州给你们上课,就是希望能够让你们看到,这个世界上的顶级医学科研者,顶尖的外科医生,到底能够做些什么。”

 “在得到了财富自由之后,可以为医院、为国家,为人民做些什么。”

 “这不是为你们画饼,只是希望,你们不要为暂时和眼前的利益熏心。”

 “因为在你们毕业之后,肯定会有很多的邀请,会有很多的利益诱惑,也会遇到更多的束缚。”

 “你们都要学会打破束缚,克制住诱惑。”

 “虽然说,就目前而言,单纯地当名医生……”

 桂元平站着的角度,是国内顶级的殿堂。

 身为双院院士的他,思路和视野,比一般人都要更高一些。当然,他也可能更加有情怀。

 但是,桂老讲的话,至少没有脱离实际。

 他分析了周成等人已经获得的东西,这已经算是给他们兜底了。

 就纳兰苏而言,他的工作,基本上已经可以被安排好了,三医院肯定能够留下来的,只是怕,纳兰苏万一出国之后,就不想回来了。

 因为人才,一旦去了国外,那种薪资待遇,那种人才引进的费用和被尊敬的程度,是会让人沉迷的。

 可是,桂老仍然要这么说,因为假如所有人都只是为了自己能够过得更好,就都走出去了,那么谁来为了国内的发展而努力呢?

 现在已经在重视这一块了,而且还是越来越重视。

 这也是桂老把他们集中起来的理由之一。

 ……

 吃过饭后,大家仍然在闲聊。

 不过,桂老却把所有人都一一单独叫进了另外一个包厢里谈话了,周成只知道,桂老和自己聊了什么,与其他人到底说了些啥,周成是完全不知道的。

 不过周成可以看得到,在每个人都走出来之后,都是有所得的表情。

 而且,大家都很有自知之明的,没有去问别人与桂老的谈话。

 如此这般后,这次的欢送仪式,就到了一个圆满的地步了。

 明天,差不读就都是各回各家,各找各的导师去了。

 回到了酒店之后。

 周成并未入睡,而是继续回想了,桂老单独找他聊的那些话——

 “周成,你知道我为何要单独找你们每个人聊一下吗?”周成一进门,桂老就意味深长地问。

 虽然不知道这个问题桂老是不是问过每一个人,但周成仍然是摇了摇头。

 “我单独找你,是因为我知道,你是比他们更加优秀的。假如说,我真的要找一个人把这些人给压住的话,我觉得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你知道,就目前我们国家的人才外流的形式,除了国外的待遇好一些外,另一个人才愿意去国外的理由是什么吗?”

 桂元平又给了一个更加深层次的话题。

 周成继续摇头。

 “环境!”

 “于真正有学识的人而言,更加好的环境,更利于求知的环境,是他们所希望的。”

 “人这一生,越活越希望自己活得不那么无知。”

 “若能有学习的地方,有学习的平台,是最好不过的事情。”

 “就品吕而言,他如今是京都大学附属三医院的教授,远的不说,就粤省那边的私人医院,愿意给他年薪四百万,让他去那边带组,但品吕拒绝了。”

 “就是因为,品吕知道,他如果去了那里,他就无处可学了。他这一辈子能够达到的上限,就是如此了,即便是自己去突破一些未知的问题,肯定没有三医院这么好。”

 “成就的上限,一目了然了。”

 “你试想一下,你如果工作的地方,有几个诺贝尔的实验室,你愿不愿意去待?你愿不愿意去拼一下?”

 “你试想一下,如果你即将工作的地方,专科排名全世界第一,世界上所有的科室,都希望来你工作的地方访问学习,你愿不愿意当凤尾,然后再当凤头?”

 “宁当鸡头,不作凤尾?”

 “如果,你能够做到,让他们觉得,国内还有一个地方,在全世界都很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话,那么,就至少会减少这种念头,会让他们更有回国的欲望。”

 “这个任务,你必须接在手上,这就是你的任务和使命。”

 桂元平一下子给周成的担子,就重了。

 周成就问:“桂老,为什么这个任务,要是我呢?而不是陆乾州老师呢?”

 “陆乾州老师如果可以回国的话,他应该可以比我做得更好啊。”

 陆乾州,如今已经是声名在外了。

 若是他能够搭建一个平台和队伍的话,肯定是极具影响力的,也是很具有吸引力的。

 桂元平就说:“是的,陆乾州如果可以回国来的话,他是可以承担得住这个任务。但是你有想过没有,陆乾州要回国,也是需要一个契机的。”

 “这个契机,并非是陆乾州他自己希望就可以的。”

 “于他而言,要出去容易,想要回来,却是颇为不易的。”

 “这一点,你现在无需知道,因为你很快就知道是为什么。到时候陆乾州肯定会告诉你。”

 “只是,在此之前,我只希望你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可以扛住任何压力!”

 “而且,这一切,还是要你自己去创造基础的,其他人能够给你的,就是契机。”

 “就好比我们能够给陆乾州提供的也只有契机一样。”

 桂元平继续道:“你试想一下,你如今除了少数人承认的能力之外,还有其他被公认的东西吗?”

 周成摇头。

 他现在的手术水平,需要被认可,就需要更多的机会,被更多的人看到。

 他自己能够拿得出手,被公认的东西,除了一篇meta,还没有任何被公认的其他成果。

 如果每遇到一个人,都需要做几台手术去征服的话,都需要有那么几个人来衬托的话,那么,这样活得久太累了。

 最简单的捷径就是成果!

 “是啊!~”

 “你还没有,并不是别人不愿意,而是没人愿意去深入地了解你,也没这个时间。你得拿出来。”

 “你把这些东西拿出来的最好方式,就是,用成绩来证明。”

 “科研,建立自己的科研小组和临床小组。”

 “我人选都给你找好了,至于该怎么把他们留下来,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我把这些人聚集在一起的目的就是,希望你们合作起来,先打造一个世界一流的平台……”

 “底蕴资源,我也给你准备好了。”

 “你背靠着我,周牧云、甄行他们,都各自有依靠,只要你们的目的,是把视野放得更高的,你只要说服了周牧云他们个人,他们老师,那里,我会去说。”

 “只有合作,才能够共赢,只有共赢了,才能够组建成为底蕴。”

 “我不知道你能不能当好一个领导者,但是,这就是你必须要承担起来的任务,因为,在目前为止,你至少在专业上,是把他们都打服气了的。”

 “……”

 周成把桂元平的话,一一进行拆解了之后,差不多把自己后面要走的路,也给整理了出来。

 桂老之所以让他挂名,然后不定学校的目的,也是很显而易见的。

 学院,可能是一个束缚,如果周成真的要做到,把更多的人聚集到一起,打造

第二百三十七章 原因竟然是因为无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