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三章 成功转型(上)[1/2页]

大爹爹 天山寒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一个名叫朱升的谋士给起义时的朱元璋出的主意。
      所谓的“高筑墙”,指的并不是要筑起高高的城墙,而是指代提高自身的基础建设和军事实力。
      而“广积粮”也并不是单单指的是粮食,还有发展经济的意思,毕竟打战打的也是经济。
      “缓称王”就比较容易理解,就是指不要急于称王称帝,免得树大招风,被敌人群而攻之。
      正是依靠这个发展方针,朱元璋才能带领起义军迅速坐大,最终推翻暴元的统治,消灭其他竞争对手,建立了大明王朝。
      所以现在张长安也打算用这个方针来发展自身。
      他首先选择增加保安部的凝聚力。
      之前为了赚钱,他采取的是粗放式的社团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投资少见效快,关键是依靠心腹管理,自己不用花太多心思管理。
      但缺点也同样明显,就是掌控力度不足。
      一旦蒋大和这个保安部长,又或者是其他几个科长叛变,那么他将失去对保安部的掌控权。
      就算这些人不叛变,一旦她们手下的人起了不好的心思,把她们给架空甚至直接杀了,那么张长安也同样会失去保安部的掌控权。
      这就是社团式发展的弊端。
      以前他是无所谓,甚至还打算金盆洗手,但现在不行了。
      为了将来能够成功造反,他还需要保安部出力,所以他必须将其完全掌握在手里。
      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先将保安团转型,由社团式转变为公务员模式。
      大汝属于“官本位”社会,当官的比起其他职业更受人敬畏,当初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加入保安部,就是指望能够“吃皇粮”!
      如今只要彻底坐实这一点,再增加相应的福利,自然能够将下面的人彻底拴牢,成功完成转型。
      之前张长安是做不到的,但现在有了江平这个太守的支持,那么做起来就简单得多了。
      只管往各大县衙塞人就行了。
      当然,县丞、县尉和主簿这些是不能动的,因为这些人都是需要朝廷任免的,目前暂时还不能动。
      所以他就把目标放下了下一级的巡检上面。
      巡检是县尉的下属官员,相当于现代的乡镇派出所长,专门负责堵卡、稽查、抓捕等工作。
      官虽不大,却也是大汝的正规编制了。
      在张长安的主导和江平的配合下,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下放的公文就出现在了广乐郡八个县的县衙里。
      公文里只有一个意思,就是各县都增设几名巡检,由各县的保安分部科长和副科长担任,下属衙役由保安科正式员工担任。
      县衙只需要给她们身份和官服,不用给他们发俸禄,需要用人时直接下命令就可以。
      这样的公文显然是有些不合规矩的,但是既然是太守的命令,再加上她们本身也没有什么损失,还多了一群不要钱的手下,所以各县都依令而行。
      而各个保安分部,则是彻底沸腾了!
      虽然她们早有猜测,但是没想到才用了两年不到,梦想就成真了。
      当几个分部的保安科长穿上巡检的官袍,佩戴上朝廷的制式朴刀之后,更是激动得眼泪差点掉下来。
      王三水就是其中一员。
      作为保安部的元老级人物,她曾经和蒋大和一较长短,并成为了张长安的心腹之一。
      当张长安去了广乐郡之后,她就被任命为谷水县的保安科长,专门负责管理这里的保安科和张长安留下的产业。
      两年来,也有人和替她感到不值,说以她的

第三十三章 成功转型(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