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6章 讲白银讲到了一条鞭法[2/2页]

化身怼怼:盘点封建时期各朝代 初心永不改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都是从洋人那里换白银,从未考虑过这铸币大权在外的事情,是他们过得太安逸了。
      "当然,一条鞭法的推行当时也是形势所迫,明代由于受到元代纸币政策破产的影响,以及缺铜的天然限制,使得政府最终放弃了金融市场的管理。以至于明代一度退化到了以物易物的状态。
      明初发行纸币,失败后改铸铜钱,然而由于铜矿缺乏和官方贸易,使得货币供应量难以维系,除了前期永乐朝有铸币以外,其后就对货币发行撒手不管了。而此时作为货币替代品的金银就开始浮出水面,但由于中国本身贫银以及明初推行铜钱的政策影响,金银的使用却屡被禁止。
      在明代中期走私贸易大兴,商业繁荣唤醒了对货币的呼唤,日本和拉美白银一前一后,大量流入了中国,满足了对货币替代品的需求。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态势,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
      但由于白银不是本国产的,而且是民间自发自用的货币,政府对白银的调控很难,并且其价值波动受海外影响巨大。直到清代开海后不断购买日本铜矿铸币后才缓解这一状况。
      明末崇祯时期的银荒便是因着海外的动荡而造成的,当时正值欧洲各国混战、大三角贸易衰落和日本幕府锁国。这几点状况造成了洋人不怎么来华夏了,白银的流入量激减,中国出现银荒。
      随着战乱的到来,银价高涨和动荡的局势,白银持有者呢,趋向财富的避险和保值,使得大量白银被窖藏囤积,退出了流通领域。到了清代,时局平稳之后,白银又回到了流通领域。"

第56章 讲白银讲到了一条鞭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