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康熙发言之后,雍正皇帝也出来发声了:
      “这位云青后生,既是后世,朕就托大称尔一句后生,朕觉着你对弘历确实过分苛责了些,并非因为朕是他的父亲,而是弘历的执政在朕看来并无大的疏漏,甚或朕也不一定能比弘历做的更好,虽说晚年昏聩了些,纵容了贪官污吏,这点确实可恨但类似的事情历史上并不少见。朕知晓后世清末经历了许多屈辱,可拿百年后发生的事情来苛责弘历,就如同拿千年后的事情去质疑汉武帝般,着实不能让人信服,吾等并非圣贤,如何能看得到那般远呢?况且,禁海政策自明有之,朕也有份,闭关也非弘历首创,与西洋人相交绝非善事,禁教从朕开始,桩桩件件,都表明在这个时候同西洋人建交并非想的那般容易,我大清处在这个微妙的时候,也非吾等所愿。”
      看着康熙的疑虑,雍正的发言,云青一时沉默了,他内心深处也在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对清朝有偏见。
      在云青迟疑的时候,溥仪也站了出来:
      “后世的朋友,我经历了清末,经历了民国,也经历了新生的华夏,不敢说绝对,但至少我大清历代先祖绝无昏君暴君,不敢比秦皇汉武,但至少都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懈怠,只是世界瞬息而变,吾等能力有限,再加上洋人那边也出了一个商鞅式的人物,这才让洋人迅速强大,我大清才会如同战国六国一般被甩在了后面,假若换作那些昏君暴君,指不定华夏亡的更快更彻底,这并非为我大清挽尊,只是时代大势,非我大清一任帝王之过,

第94章 清帝们的呼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