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后世的一番痛诉,皇太极的眉毛不禁皱了起来,作为一个拨出巨额经费来铸造火炮的开明君主,他实在不解,在自己这时尚且无比重视的火器怎会到了清朝末年还没甚发展,甚至到了无人知晓的地步,这其中两百年的信息差距,作为先辈,他是真的不解。
“后世小友,可否解惑为何我大清的帝王竟然放弃了火炮此等利器?难不成他们忘了红夷炮和火绳枪的威力?我们能跟明军抗衡,少不了这两样武器。”皇太极在群里问道,他是真的想不明白。
“在初期尚未一统的时候,大清当时的统治者康熙皇帝还是挺重视火器的发展的,在削平三藩、征服准葛尔、夺取台湾的过程中,火器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在这之后,清朝的统治进入了长时间的稳定期,经历康雍乾三世皇帝将近一百多年的稳定期,这个时候的统治者觉得自己已经不需要再花费大量的资金来研究火器,甚至因为担心这种强大的武器流落到民间,流落到大量的汉人手中,对自己的统治造成威胁,发明文禁止民间研发火器等装备。火器的发展速度就这样被扼制了。”
清朝位面康熙年间,看着群里老祖宗清太宗皇太极的问话和后世云青的解答,此时的康熙皇帝心情极其复杂,这背后的原因他知晓,甚至有些事儿便是他推动的,因着当年蒙古的前车之鉴,火药火器的发展自然要严格把控在自己手中,所以除了战时外,火药火器的发展其实一直都在压着,却不曾想这一次小小的私心竟导致后世这般态势,但同时他仍有一惑不解:
“小友,这些洋人究竟如何快
第96章 康熙帝的私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