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首先是来到了传统的字画街。
这些年的发展,大多数的人还是以风雅为主,目前市面上的藏品,还是以字画为主流。
不过对于字画这一行,二人却是没有太大的想法。
毕竟字画既然是最为流行的,那么自然也最为普遍的认知了,大多数人对于这个都能判别一二。
虽然是说碰到真正的高仿,可能还是不够用,但是谁的身边还能没个掌眼的。
毕竟能够玩的起收藏的人,那也是有一定的身家的人。
这一路看过来,他们确实也有看中一二幅画作,可惜都是后世的仿作,虽说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和店主的售价相差不大,没有多少收的必要。
二人就这样,慢慢的向着瓷器区走去。
瓷器所要讲究的就比较多了,而且是越到后期越成熟,所以外表也就越来的美观。
叶凡自己也一直是比较喜欢明清时期的瓷器。
因为这一时期的工艺已经是最为完美的时候。
不管是做工还是上面的勾画,色彩,以及所掌握的烧制技术,都让这一时期的瓷器作品达到鼎峰。
虽然他一直认为唐三彩也是一个时代,但那毕竟只是初显色彩的时候。
宋代的瓷器虽然因为文化经济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却是局限于眼光。
元代则是比较粗广,以草原民族的特色想结合,大多是大。粗细的较少。
明清时期自景泰开始就越来越成熟。
总之这一时期的特色彰显成熟和色彩的美,也因为以观赏性为主的一些物件流入上层社会,更加增加了收藏的价值。
当然了,这个是单从色彩上来说,毕竟是物以希为贵,有些物品,并不一定是说他做工好了就更值钱。
这个就好像你拿着现在的一件做工优质的银制品去和古代的相比,那肯定是不在一个量级上。
二人在这里同样的只是走了一个过场,这里同样的只是有极少的有价值的物品,没有办法,现在毕竟不是刚开始流行收藏那会,到处都能捡到漏。
再说了,就算真的有一两个好东西,那价格也是不斐。
这期间,他们倒是有在一家小店发现一个前朝中朝官方出品的日常用具。
不过明显的那个卖家是个偷滑的人。
明明只是一个价值四、五万的小物件,却硬生生的被他说成是人品的珍品。
居然是直接开价100万,两人自然是二话不说的,就直接走了出去。
这个年头了,还拿人当猪宰,想来这家店的生意也是不长久了。
官方出品的瓷器确实是比民间的要好上很多,也更有收藏的价值。
可是也得分品种,比如说明显的是纪念性或是收藏性或是专用型的,比如之前有提到的“鸡缸杯”那自然是值钱了。
一个原因是用的人不同,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传世的比较少,而且还有历史故事和典故。
而像是那种直接就是生产给宫里用的日常家用品,要是也能这么值钱了,那就真的是见了鬼了。
 
第130章 古街之行 可能无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