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行人离开阳康县后,在距离十几里外的一座山脉中休息。
      入秋了,深夜有些冷,几人坐在篝火边,全无睡意。
      刘思瑶看着陈枫问道,“小师叔,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快离开阳康县呀。”
      “坏人不是已经被小师叔你打跑了吗。”
      她有些郁闷,因为刚治好了王沐雪,还没来得及和她做朋友,就要离开了。
      陈枫笑了笑,看着刘思瑶,摸了摸她脑袋,正准备开口,却被许缺抢先道。
      “哎呀,小思瑶啊,你不懂,你小师叔这个用你们读书人的话来说呢,那就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我们可是山上神仙,神仙做事,那不都是从不留名,就让阳康县的百姓们膜拜去好啦。”
      听着许缺的话,刘思瑶若有所思,想了想开口说道,“哦,原来如此,那我以后做了好事也要像小师叔这样。”
      看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谈论着,陈枫有些无奈。
      打断两人道,“其实你这位许大哥说的也没错。”
      “我们做了好事,不需要去求别人回报。”
      “如果为了达成目的去做一些事情,那就算最后的结果是好的,性质也就变了。”
      “但要是在你做某件事里,获得了某一些东西,或者好处的时候,这对于你,或者任何人,那不都是一种意外的惊喜吗?”
      “所以,我们做这件事情的初衷不是为了要让阳康县的人感谢咱们。”
      “就像圣人言,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刘思瑶昂着小脑袋,听着陈枫的话,似觉得有些道理。
      而一旁的秦淮也听的专注,出神。
      又想起了些许往事,就好像他曾在小镇里,经常帮助别人,但从来不求回报。
      有的人会觉得理所当然,下次依旧会找秦淮帮忙。
      但有的人会觉得不好意思,会拿出一些东西,就当做报酬给秦淮。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他都会欣然的去接受。
      若是后一种,秦淮会觉得心里开心,若是前一种,他也不会去怨恨别人。
      陈枫故意顿了顿,为的就是让两个孩子思考自己所说的话。
      刘思瑶毕竟是上过学堂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强,很快便抬起头问道。
      “那小师叔,如果有一些人为了目的去做一件好事,那他就是自私的人了吗?”
      “可是他最后做的事情,的确是帮助了很多人呀。”
      小姑娘的话让陈枫一愣,让许缺,王高义也都是一愣。
      是啊,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但为了不让小姑娘失望,还是给出了他自己心里觉得还算不错的答案。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小师叔觉得,我们都不是圣人,不能如圣人那般做到不去问结果。”
      这里,陈枫用了一个曾经自己在古籍上看来的故事,告诉了刘思瑶。
      在大约两千多年前时。那时各国战争不断发生,某一个国家的百姓和士卒被抓去做了奴役。
      后来那个国家便发布了告示,说如果能将本国百姓与士卒带回来,就会获得重赏。
      后来便有了很多人去用各种方法带回了那些被奴役的百姓和士卒。
      但是后来孔圣人座下的一位记名弟子便去将一些百姓和士卒带了回

第70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