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章 敲他狗头[1/2页]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东南小营被推,何灌兵败身死还不到一旬时间,临安守军便有幸再次目睹了友军崩溃于城下的壮观场面。
      不同的是,这一次同军并没有顶着城上的炮火强行拔寨。
      因为他们带来了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炮。
      同军的首轮炮击尚未结束,缩在营中瑟瑟发抖的勤王兵卒便当场溃散。
      惊慌失措的溃兵不敢出寨冲击北面严阵以待的同军大阵,只能合力拆毁寨墙,向着东、西两面的空地亡命狂奔。
      还有一部分慌不择路,试图游过南面的护城河,并进入临安城中逃得性命。
      这些士卒即便没有淹死在护城河的臭水中,也只能在寒风中哀嚎,乞求城上同袍开城放自己进去。
      李纲倒是胆壮,同军开炮后便拒绝了将佐们退到城下躲避的建议,始终站立城头,以自身的坚定意志鼓舞军心士气。
      但在勤王兵马再次大溃的事实面前,其人的行动便显得格外苍白无力。
      面对城下士卒的哀嚎,李纲只能铁青着脸不予理会。
      因为,同军的骑兵已经出动,正在无情截杀东西两面逃出城上守军远程武器覆盖范围的溃卒。
      这个时候,身负亲征行营使重任的李相公如何敢冒险开城,将临安城中的达官贵人和数十万军民置于危险境地?
      好在大同正乾皇帝这次带来的兵力非常充足,很容易就能消化几千宋军俘虏,倒是不用像岳飞上次那般不留俘虏。
      只要溃兵冷静下来,主动跪地投降,就能捡回一条性命。
      城下的战斗——追杀很快就结束了,只留下了硝烟未尽一片狼藉的左、右大营,以及城下越来越弱的嚎叫声。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徐泽并没有继续等待赵桓出城答话,直接带着大军和俘虏返回后方已经搭好的营寨。
      直到天色完全变暗,李纲才敢吩咐守卒放下吊篮,接应冻得半死的溃兵上城。
      不过,捱到这个时候,城下已经没有几个人了。
      发现同军收战俘且停止炮击后,就有部分溃兵又冒险游过护城河寻同军投降了。
      尽管这样做会有冻死在护城河中的风险,但风险再大,也比待在城墙下求这活该被灭的朝廷开门强。
      而在此之前,大宋君臣也从城外的炮火声读懂了正乾皇帝的决心,急事急办,迅速通过了应对当前危局的办法:
      按照以往的惯例,派宰相和亲王前往同军营中乞和。
      实话说,众人都清楚不遵照徐泽的要求办,肯定不可能达成同宋两国和议。
      但赵桓不敢出城,众臣也更不敢放皇帝出城,唯一的皇子又被同军俘虏,当前唯有先派宰相和亲王前往同营挨骂再说。
      说不定正乾皇帝骂了一通后,就消气了呢?
      而且,徐泽上次兵临开封府,也是态度强横地要求教主道君皇帝去见他。
      但太上皇并不敢见徐泽,只能派公相蔡京和彼时尚是皇太子的今上代往同军营中,并谈妥了退兵条件。
      这次,大概,应该也行吧?
      宰相的人选相对容易确定。
      原首相白时中数日前才被罢免,倒是躲过了这一劫。
      现首相李邦彦曾与正乾皇帝有旧,便是当仁不让的最佳人选。
      临到亲王选择,就要难些了。
      之前劝皇帝坚守临安的燕王赵俣和越王赵?平允腔适澹?卜莅谠谡饫铮?庵质伦允遣挥每悸恰
      唯一的皇子已经落到了同军手中,能选的只能是在京亲王级别的皇弟。
      徐泽发布《讨宋檄文》之后,教主道君皇帝便让除皇太子赵桓和郓王赵楷外所有成年儿子分守四方,以应对同军突然攻入临安大宋随之覆灭的最危急局面。
      其后,同军出人意料地先侵入了京东西路,给了大宋朝廷喘息之机。
      教主道君皇帝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禅让皇位给赵桓,随即南逃,并带走了与今上有隙的郓王赵楷和部分未成年的儿子。
      赵桓被迫扛起大宋王朝的江山社稷后,便认为同是太上皇的儿子,自己留在临安提心吊胆,诸位弟弟却在外逍遥自在,非常不公平
      乃以新君登基众亲王应当朝贺以确定君臣之礼为由,诏所有在外的皇弟回京。
      这道诏令显然与之前教主道君皇帝的应急措施背道而驰,但此一时彼一时,形势发生了变化,就不能以老眼光看问题。
      新君即位后,派往各地的亲王不仅不能稳住朝堂人心,还有可能成为新君权位的有力觊觎者。
      万一有臣子贪劝进之功,趁着趁临安被围内外隔绝之机拥立亲王,那大宋即便打退了同军,也会陷入分裂和战争。
      甚至,若是同军一面围死临安,一面散布大宋朝廷已灭的谣言,所有在外的亲王怕不是会抢着登基。
      届时,根本不需要同军打,大宋自己就会乱起来。
      因而,赵桓这道满是阴暗私心的诏令确实能起到稳定朝野的作用,也就没有受到臣子们的劝谏。
      这段时间,离南阳府相对较近的五皇弟肃王赵枢、六皇弟景王赵杞、八皇弟益王赵?Ш途呕实芸低跽怨顾娜讼嗉谈匣亓侔玻?溆嗲淄跻苍诼飞稀
      形势危急,赵桓也不跟众皇弟客气,口谕传下,肃王赵枢、景王赵杞、益王赵?А⒖低跽怨贡懔⒓锤辖?斯?凇
      但听了天子的要求后,四位亲王顿时冷了场。
      肃、景、益、康四位亲王之中,老五肃王赵枢的年龄最大。
      而且,六年前的大名府之战后,其人曾接替郓王赵楷为质徐泽营中。
      按理说,肃王应该是最合适的出使人选。
      但赵枢胆小木讷,应变能力很差,在赵桓一众兄弟中,也是属于有怂又木的存在。
      徐泽当年都懒得教导其人,现在还派他前往同营敷衍正乾皇帝,搞不好就会引来对方的连夜攻城的报复。
      赵桓的目光越过五弟,看向其人身侧的六皇弟赵杞和八皇弟赵?А
      二人不敢与天子的目光对视,尽皆紧咬嘴唇低头不语,身子还不由自主的颤抖不停,以无声的行动回答天子的问询。
      赵杞和赵??淙幻挥屑

第六十章 敲他狗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