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9章 反意[2/2页]

将军嫁我 谢小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起刀兵,百姓们也可以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盛世……”
      宇文泰到底按捺不住,国书不好撕,直接一甩袖子,将桌上的金杯掷出,擦过使臣白白胖胖的腮帮子,留下一道又粗又长特别拉风显眼的红印子来。
      “我天家的公主,怎么能下嫁草原上的胡狼?!”昭王冷笑一声,“诚意?本王所知,你的主子现在身边有十来个大小阏氏,好几十个儿子闺女,我的亲妹妹怎么可能与人共侍一夫?你家汗王要真有诚意,就叫他把身边所有的大小老婆和儿子女儿的脑袋都割下来,弄干净了身边,再来相求!”
      使臣脸都青了。
      北戎与大盛习俗不同。大盛男子是一妻多妾,正妻的地位无人能比,宠妾灭妻这种事,非但被世俗不耻,也是礼法不容的。而北戎根本没有什么妻妾之别,汗王的女人一概称阏氏,还有兄终弟及,父丧妻母之风,也速失里在登上汗位之后,也收纳了父汗留下的大部分年轻娇美的庶母,这在北戎人眼中是很寻常的事,但在大盛人眼中,这简直就是没有纲常的乱~伦之举。
      面前这位年轻气盛的昭王殿下听说是大盛皇帝最宠爱的皇子,为人刚勇,手握重兵,又是青云两州实际的主人,他对北戎的态度对也速失里在北戎的施政其实有相当的影响力。自从昭王常驻云州,北戎已经明显感到了盛军气势上的不同。
      原先青州的闻怀瑾是条恶犬,牙尖嘴利骨头硬,相比起来,云州的蒋彦要好打交道得多,只要肯多付出一点好处,两边也未必不能好商好量,彼此留点脸,双方都得利。可是自从这个昭王来了,云州就变得铁桶一样,上下都插不进手去,而被他们拔了爪子的闻怀瑾更是戾气大发,其性如狼般狠,其心如狐般狡,越发不好对付。
      也速失里对求娶公主也并不是那么执着,无非是借此试探大盛的态度和底线。但今天这位昭王回绝的这么狠,却很是出乎使臣的意料。
      北戎的阏氏并不是北戎汗王好色的产物,她们的存在更大程度上像是一条条无形的锁链,将北戎各部以血脉之力联合在一起。也速失里身上就有十几个部族的血脉承系,而他娶的妻子们,无一不是各部族长老或是首领的女儿,甚至也有西狄和西凉以及沙罗出身的公主们。
      就算是大盛朝的皇帝陛下,也不可能向北戎王提出这么一个如此荒谬的要求。
      哪怕只是口头上答应,北戎各部之间强大的联系也会出现难以弥补的裂痕,北戎与西域各国之间也再难友好。
      也速失里会变成一头孤狼,被狼群驱逐在外,死无葬身之所。
      北戎的来使敛去了脸上的笑容,一张圆脸板着,竟也能让人看出点凝肃的愤怒来。
      “叫也速失里把你们的人都带回草原上去。”昭王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哪儿来的就回哪儿去。别总是在别人家门口溜达晃悠。”昭王随手从案前的笔筒中抽~出一把竹制的用来裁纸的小刀,目光阴郁地看着他,“本王性子不好,时不时出城打个猎。刀箭无眼,免得误伤了。”说着挥手轻轻一掷,那把看起来轻薄脆弱的竹刀擦着使者的帽子沿直直射~入了他身后朱漆泥金的大柱上。
      那柱子是樟木所制,二人合抱粗,木质坚硬紧密,刀砍剑劈也不过留下浅浅的印子。那把一折就断的竹刀竟然插~进去大半,只露出个尾端剧烈震颤着,发出“嗡嗡”的声响。
      使臣的汗“唰”地一下~流了下来。
      族中有勇力能以力一斧砍裂这根柱子,却绝对找不出一个人能将这么轻脆的小竹刀如插豆腐一样插入木柱里这么深。他不是大盛皇帝心爱的皇子吗?怎么会有这么厉害的一手?
      一时震惊震憾又感到一阵心虚和后怕,他忍不住将视线投向使者团中站在自己后方的一人。
      那人浓眉虎目,颌下留着浓密的胡须,见到他的目光,只是微微摇了摇头。
      那使臣深吸了一口气,对昭王行了一礼,也不说话,带着他的人就退了出去。
      等他们走远了,宇文泰抓起桌上笔筒狠狠扔到刚刚使臣所立之处。青瓷的笔筒顿成齑粉,无辜地承受了来自昭王殿下的怒气。
      “欺人太甚,竟是不将我大盛放在眼中了!”宇文泰骂道,“想要青州?做梦!还想讨福柔公主!痴心妄想!还要我们每年拿出金银茶盐布匹铁器帮他养北戎人?放你~娘的狗屁!老子这就点齐人马,把你们这些混账全都赶回姥姥家去!”
      青州知府擦了擦头上的汗,拿眼神示意傻站在一边没半点眼色的衙役把那些碎瓷给清扫出去。
      又放软声音劝昭王:“您也莫这么大火气。王爷,这国与国之间的也跟平常商家之间的交易没多大差别。无非一个漫天要价,一个就地还钱,你来我往这么好几回,再定下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了的价钱。”
      “呸!跟他们谈什么?”宇文泰狠狠啐了一口,“这些家伙,今年拿了好处,尝到了甜头,明年就再来这样讹。人心不足蛇吞象,他们贪婪成性,才不会有餍足的时候。”
      坐在椅上的闻怀瑾闻言点了点头,对还想说什么的知府说:“王爷说的是。纵观这上下二三百年的时光,北戎时时来犯边,也不乏一心求安宁,拿银钱奴隶买平安的时候,但最后的结果都不尽人意。反倒是薛家坐镇西北的那二十年里,将北戎人打的怕了,边境上反而安宁,百姓过得更好。”
      “正是!”昭王抚掌道,“若薛帅尚在,也速失里安有如此猖狂嚣张之机!只怕北戎的金顶汗帐都不复可寻了。”

第139章 反意[2/2页]